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在中西治国方略的建构过程中,哲学人性理论对其有着深远的影响,并成
为中西政治文明进程中的一道文化景观。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
物。政治既然是人的内在要求,这就决定了政治与人性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因此任何治国方略都隐含着人性观念,而且这种人性观念构成了这种制度设计
的深层根源。
人既作为自然界的存在物之一,又作为社会的产物,理应既包括自然属性
又包括社会属性,并且两者都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偏废其一。人的本
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理由,是人作为物质的一种形式得以存在的根据,是人与
大千世界万物相区别的根本规定性。人的本质就是不断生成人性的实践活动本
身。人的本质不是人性各具体规定性的任何一个属性,而是这些具体属性之所
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源泉和动力。因此,考察人性必须立足于人的本
质。马克思人性观念的精髓在于全面地为我们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
全面进步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其客观的发展规律。
政治设计只有以对人的全面认识、把握为基础,才能达到预期的政治效果。
中西国家只有在全面把握人性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两极互补、相辅相成。即在正
视人性缺陷和恶的同时,看到人性善的一面。既内向治心,依靠道德修养,保
持、调动人性中良善的本性;又外向治人,利用制度和法律的力量,从外部强
制性地约束人性中恶的本能和恶行,方能实现理想的政治设计和政治运作。
目前在我国,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与人性观念之间的纽带。以人为本既是
人性观念发展至今的价值诉求,又是和谐社会的本质体现;它既是构建和谐社
会的方法准则,又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终极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社会主体——人的全面社会关系和谐问
题,它体现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社会结构之间关
系的和谐的基本状态。这一社会发展状态是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完全一
致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层面上探讨人性观念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良性互动,
就要注重法治,道德,制度建设与人性观念的相互影响、渗透,从而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
关键词:人性,人的本质,人性假设,以人为本,和谐
i
和谐社会建设的人性探究
ABSTRACT
Western strategy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ts
philosophy and theory of human nature have far-reaching impacts, and a Western
polit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a cultural landscape. Since politics is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which determines the political and human nature have a
natural link. Therefore, any strategy of ruling the country are implicit in the concept
of human nature, and this constitutes a human concept of the design of such a
system is deeply rooted.
As a person is one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natural world, and as a product of
society, it should include both natural attributes also include social attributes, and
both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human nature, can not be neglected one. The essence
of human nature is the reason why people are people, people as a form of substance
to the basis of existence, and the things of the basic rules of distinction. The essence
of human nature is constantly generating the practice itself. The essence of human
和谐社会建设人性探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