肄2015东城一模膃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11分。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16题。蒇水调歌头隐括①杜牧之齐山诗羃宋·朱熹膁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薁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②客,何必独沾衣。芆【注】①隐括:依某种文体原有的内容辞句改写成另一种体裁,叫隐括。此词即隐括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一诗。②牛山:在今山东临淄。《晏子春秋·内篇谏上》:“(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羂【附】 九日齐山登高薂唐·杜牧聿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羅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肂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羃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螁16.①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江水浸云影”,描写江水倒映出天空之云。一个“浸”字写出了一江秋水的澄澈。膂B.“风景今朝是”两句,意即美好的自然现在依然存在,而曾经登临的昔人已成为过去。膀C.“无尽今来古往”三句,词人从时空变换角度抒发了人生短暂、时有危机的无奈之感。,是宋代诗词的特点之一。此词由景入情,表达了词人对人生、世事的理解。螇②下列画线诗句的意境,与“空翠渺烟霏”一句最为接近的一项是(3分)节 A.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青霭入看无。薁 C. 三山凌苦雾,千里激悲风。 ,烟逐暮云飞袁③隐括之作,贵在翻新。比较杜牧原诗,任选一个角度,分析朱熹此词的新意。(5分)薆蚆答案:16.①(3分)C ②(3分)B羂③(5分)可从内容、思想感情、写作手法等角度比较。莈薈蚆莂2015朝阳一模肀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19分。,完成⑴—⑷题。(19分)螆水龙吟秋兴螃吴则礼薈秋生泽国,无边落木,又作萧萧下。澄江过雨,凉飙吹面,黄花初把。苍鬓羁孤,粗营鸡黍,浊醪催贳①。对斜斜露脚,寒香正好,幽人去,空惊咤。头上纶巾醉堕,要欹眠,水云萦舍。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②。月底蓬门,一株江树,悲虫鸣夜。把茱萸细看,牛山③底事,强成沾洒。膆注释:①贳:读shì,赊欠。②社:一种民间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③牛山:《晏子春秋》载,齐景公登牛山,流涕曰:“美哉国乎!若何去此而死也?”袆⑴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秋生”句和“澄江”句,交代了时节,描写了环境特点,营造了悲凉孤寂的氛围,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芀B.“苍鬓”句,描写了词人两鬓斑白,人生老迈,漂泊孤苦,只能靠自己种地养鸡糊口,连喝杯浊酒也要赊欠的困顿境遇。袅C.“把茱萸细看”与王维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异曲同工,遥想了故乡亲人对身处远方的诗人的思念。,雨后澄江,云水萦舍,月下江树的景象,画面感极强,表现了词人独具匠心的构图能力。芁⑵词结尾句“牛山底事,强成沾洒”,借用齐景公登牛山而悲泣的故事,来抒发时光易逝的人生悲叹。下面诗句中与这句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4分),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诗经·卫风·氓》)?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刘禹锡《乌衣巷》),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蚇⑶下阕写词人酒醉“欹眠”后,有“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一句。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这一句。(5分)膅⑷根据提示写出诗文的原句。(8分)肃“头上纶巾醉堕”写词人借酒浇愁。酒,在古典诗词中往往与忧愁相伴。白居易的《琵琶行》中“①,②”之句,刻画了送别之际,宾主举杯,想要将离别之情与杯中之酒一饮而尽的场景;范仲淹在《苏幕遮》中有“③,④,化作相思泪”之句,借酒抒发相思之愁;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低吟着“⑤,⑥”,将自己的苦闷与释然都融在这一杯酒里。当然,也不乏借酒助兴的作品。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⑦,⑧”,写出他在辞官归田后,和家人团聚的温馨与快乐。袈答案: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19分)蒆15.(19分)膅⑴(2分)C(“遥想了故乡亲人对身处远方的诗人的思念”有误,“把茱萸细看”抒发的是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和词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膀⑵(4分)C、D蕿【评分参考】答对一项得2分。答案超过两项本题不得分。芅⑶(5分)这一句描写了词人酒醉中的梦境(或“想象”)(1分):词人回到家中
2015北京一模古诗词汇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