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监狱智能化管理.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监狱智能化管理及安全防范
目录
1. 监狱现状 4
2. 系统设计方案 5
系统建设指导思想和原则 5
注重整体规划 5
着眼未来发展 5
强化系统规范 5
发挥建设效益 6
系统原理 6
电子标签工作原理 6
RFID自动识别技术原理 6
. 区域定位跟踪原理 7
系统组成部分 8
9
系统总体设计图纸 9
软件系统架构 12
12
5. 系统总体设计 13
监区智能化管理系统 14
监区外医疗服务机构智能化建设 19
外出定位监控智能化建设 19
21
前台登陆界面 21
软件界面导航图 22
追踪定位监控整体流程 22
后台管理登陆界面 23
人员档案模块 23
人员实时位置监控 24
人员精确快速查找 25
紧急求救呼叫 26
远程监控视察 26
设备管理 27
标签资料管理 27
27
区域管理 27
告警策略设置 27
统计查询报表 29
7 设备清单 31
1. 监狱现状
我国目前的监狱人员管理现状,多数还停留在以狱警巡查加摄像机监视报警的阶段,人工作业仍占绝大比重,信息化程度比较低,而信息采集仍然只是单纯依靠手工输入,无法将信息系统和在押人员真正的关联起来。由于目前监狱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以致不断导致一系列恶性事件的发生,如:河南监狱、陕西汉中、安徽界首、呼和浩特、湖南常德、防城港、阜阳市等等,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为防止越狱事件的再次发生,防止犯罪分子再次危害社会,使监狱的信息智能化建设变得易异常迫切。RFID技术在国内急速发展给监狱智能化建设带来新的契机,为提高监区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推动监狱在押人员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实时化发展,确保监区安全稳定,逐步实现监区“智能化全方位监管”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系统运用物联网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实现自动身份识别、位置跟踪、预警和自动报警、应急指挥和规范在押人员的行为,使用安全可靠的信息采集方式来监控、追踪、识别在押人员和狱警,将信息系统中的个人信息和现实中的个人真正关联起来,实现实时追踪和报警,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监所管理信息化、智能化、规范化,实现“向科技要警力”。
、125K、。这种电子腕带可以实现人员定位、人员身份识别两大基础功能,从而利用该特性进一步实现在押人员越界报警、跨区域报警、指定路线监控、突发事件调查、接近报警、紧急呼叫和监区一卡通管理等多种监狱管理功能。此外,监狱在押人员电子腕带还具有防拆卸功能,防止在押人员对电子腕带的人为破坏。监狱管理系统是利用电子腕带,针对监狱目前存在的各方需求,对狱警和在押人员进行管理与监控的一整套软硬件结合的可视化应用系统。系统能够时时跟踪在押人员和狱警的位置,在室内和室外实时识别、定位及跟踪,为监狱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实时位置信息、条件预警信息、主动报警信息和其他综合管理信息。同时,使监狱管理者实时掌握监狱内各个受控区域在押人员数量和信息,以及周边巡查的狱警信息,从而提高狱警以及设备的安全级别。监狱管理系统还利用电子腕带的一卡通功能,实现监狱内部消费、考勤、门禁的一卡通。通过电子腕带的高科技功能,上海巨江监狱管理系统最终通过精确的实时信息化手段提高监狱的管理效率和水平,使监狱的管理显著
提升效率和效益。
2. 系统设计方案
系统建设指导思想和原则
系统建设以提高监区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防止越狱事件发生为目的,以实现监区管理工作的实时、高效、科学为着眼点,以信息系统推广及全面应用为核心,以低投入、高效益、重质量为目标,在数字信息化监区建设的总体框架内进行系统设计和总体规划,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建设、边建边用、逐步完善”的整体建设思路,全面推进监区在押人员管理和行政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
系统研发与建设遵循以下原则:
注重整体规划
在押人员智能化管控系统由在押人员基本情况管理、腕带标签管理、电子地图范围定位和在押人员考评管控4个子系统构成,它们分属于数字监区总体支撑平台的不同应用层次,其中在押人员基本情况管理和腕带标签管理属于总体平台的基础数据层,与单位管理、字典库管理、在押人员权限管理系统同属于基础平台;电子地图管理和人员

监狱智能化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net65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