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探讨-建筑论文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探讨 吕兴建(甘肃省白银公路管理局,甘肃白银730900)【摘要】结合工程实例,针对AC-13型热拌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中的原材料选择与准备、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等环节提出看法,优化了配合比设计,从而提高了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原材料;级配设计;马歇尔试验;最佳沥青用量0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交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然而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却远远达不到设计年限,路面普遍存在耐久性差和早期损坏等突出问题,对路面的正常使用构成严重威胁。这一问题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所以目前公路建设已进入以提高为主的新阶段,我们应从工程建设源头抓起,优化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针对AC-13型热拌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中的几个重要环节进行探讨。1 材料的选择与准备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原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一般以品质优良、能满足技术指标、就地取材为原则。通常组成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有:胶结料(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填充料(矿粉)。 沥青胶结料沥青是沥青混合料的重要组成材料,在选择沥青标号时,宜按照公路等级、交通条件、气候条件、路面类型及在结构层中的层位、施工方法等,结合当地的使用经验,经技术论证后确定。其主要控制指标有: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经综合考虑,国道109线养护维修工程沥青路面上面层采用SK-90号沥青,按照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粗、细集料及填料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应尽量选用碱性岩石,由于碱性岩石与沥青具有较强的粘附力,组成沥青混合料可得到较高的力学强度,在缺少碱性岩石的情况下,也可用酸性岩石代替,但必须对沥青或粗集料进行适当处理,以增加混合料的粘聚力。粗集料还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形状接近立方体,且无风化、不含杂质,并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细集料可采用具有适当颗粒级配的天然砂、机制砂或石屑,砂质应洁净、无风化、无杂质,天然砂含泥量不应大于3%,机制砂和石屑砂当量不小于60%。填料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的石料经磨细而成的矿粉,也可用水泥或石灰代替。一般情况下,对粗、细集料及填料的级配不单独提出要求,只要求矿料的掺配级配能符合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国道109线养护维修工程所在地黑山沟石料场盛产火山岩,也称“玄武岩”,该石料结构致密、耐久性甚高、节理面多成六边形,这些特性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根据AC-13型的矿料级配范围,将粗、细集料分为4中规格:碎石(10~15)mm、碎石(5~10)mm、机制砂(石屑)、填料(矿粉)。按照现行《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2 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合理的级配是良好沥青混合料的必要条件,原材料选定后,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组成矿料之间的比例,组成比例不同,所形成的结构亦不同。依据各组成材料的筛分试验资料,采用图解法或试算法确定符合级配范围的各材料用量比例,通常遵循的原则是:合成级配曲线宜尽量接近设计级配中值,、,~“驼峰”,合成级配不得有太多的锯齿形交错。另外,矿粉用量不能过多,否则使沥青混合料结团成块,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