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经济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选题背景及意义
选题背景
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土地已经
作为重要生产要素参与到国民经济运行中,并使政府获得的城市土地收益不断提高。
中国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土地市场的迅猛发展需要相关研究的理论
指导;另一方面,从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历程可以看出,我国城市土地收益分配存
在诸如分配关系没有理顺、分配方式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需要相关理论研究以提出
有效的改革思路和政策建议。
结合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本专业方向的所学,在导师的指导和建议下,结合导师课
题作者选取其中一个研究点—土地收益分配与宏观经济关系,以此为切入点,经过慎
重选题,以城市土地收益分配问题研究作为本人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毕业论文。
选题意义
伴随着我国当前土地市场的日趋完善,城市土地收益分配问题的研究提上日程。
特别是针对目前在城市土地收益分配上出现的种种问题,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我国当前
城市土地收益分配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一,对城市土地收益的成因分析,从根源上探究城市土地收益分配的主体及应
相应合理的分配方式,从而理顺了分配关系,避免了城市土地收益分配主体的缺位。
第二,充分搜集相关国民经济统计数据及资料,采用历史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
相结合,并利用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总结我国城市土地收益分配的现状、特点、问
题。采用对比的方法,以河北省为例,通过与局部与整体的对比分析,找出河北省现
行城市土地收益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鉴于我国现阶段,城市土地收益分配及制度体系理论研究的欠缺,亟需建
立相应的理论体系,以规范引导城市土地市场中受益分配的不合理。
第四,理论体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土地收益分配制度体系的现状,并
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有效的、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城市土地收益分配制度的改革
1
石家庄经济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思路和改革措施。
综上所述,作者选用我国城市土地收益分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意义,在于为我
国形成有利于土地资产保值增值,保证国家土地收益,维护土地使用者收益,促进社
会经济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土地收益分配的调节作用,实现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城
市土地收益分配制度体系。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关于土地收益分配理论的研究
根据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历史上最早指出土地收益应收归国有的学者是英国资产
,见于其在 1848 年发表的传世经济学著作《政治经济学原理
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随后,
1879 年出版《进步与贫困》,
社会所有的思想,提出了单一地价税的分配手段。虽然其提出的单一税思想在美国并
没有得到采纳,但是其关于合理分配土地收益,以维护社会公平的思想得到广泛的认
同。
进入 20 世纪以后,国外学者在土地收益的理论研究中,回收土地自然增值归于
全社会所有的基础上,逐步考虑土地使用者个人的贡献,和不同市场条件下如何以适
当的方式来激励投资或抑制投机,以及不同分配方式的比较和创新上。
(2) 关于土地收益分配方式的研究
在英国,通过税收方式对土地价值的回收始于 1947 年,如 1947 年的发展征税费,
1967 年增值征费、1973 年发展利得税等。随着这些方式的相继废除,上世纪 80 年代
以后,规划得益成为英国地方政府的主要方式。
在美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首先是针对 value capture 的理论体系的研究,如
Martim (2000)、Alven and Steve Wei-cho Tsui(1998).其次,
是针对 value capture 的实现手段(土地收益的分配方式)的研究,提出相关管理手
段也是价值捕获的一种方式;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价值税收和一些土地收益
分配方式中管理手段的研究。
(3) 相关领域的研究
2
第一章绪论
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是各经济学派关于收入分配理论的研究,收入分配理论可以
作为土地收益分配理论研究的依据。包括: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分配、以主观效用
额为基础的分配、以供求为基础的分配、以生产要素的贡献为基础的分配等。另外,
在税制设计、土地公共制度等方面各国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与探索。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 关于土地收益分配理论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城市土地收益分配理
城市土地收益分配与宏观经济关系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