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笔记一、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一)诗是言志的,抒情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经-毛诗序。词和诗在内容、风格、美感特质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夭》夭夭:少,好之貌。年轻、美好的样子。子:可指男子也可女子。于归:女子出嫁。国风:民歌。雅:雅正。颂:反应政治的,大臣所用。古文的志,儒家的志:士当以天下为己任,带有政治理想。诗言志文载道。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致,使之做到-杜甫若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李白中国古代的诗,是言志为主的。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二)1、词的传统本质上,诗词之差别:就诗而言,无论言志还是抒情,都是作者显意识的活动。词是一种微妙的文学体式。词的文学体式,词的背景,歌台舞榭。词的本义,配乐的歌词,词是先有音乐然后按照乐调填写上去的。雅乐,国家制定,在宗庙朝堂演奏的。上古音乐。清乐-南北朝。宴乐,隋唐时期。从庄严的雅乐到大众化的清乐,宴乐是以南北朝清乐为主又结合隋唐时期的胡乐,得以形成宴乐。宗教活动一定有音乐。清乐,胡乐,法曲,三者合一,形成内容丰富,曲调多变的宴乐。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三)小词的发生,源于当时民间宴乐曲调的流行。宴乐有很多不同的曲调,流行于市井民间。特点是言辞低俗,错字百出。故无人整理亦无人刊刻流传。敦煌曲子是配合宴乐所写的歌词。《花间集》是当时诗人文士所作配合宴乐而唱的歌词,被赵崇祚编订成册而成。绝大多数作品都是描写美女和爱情。花间集等类似歌词的产生为古代诗人文士大胆的创作爱情美女等的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机会。当时的鹧鸪是爱情的鸟。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四)菩萨蛮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山能代表的事物1,山眉。2,枕头3山屏。古人的屏风在枕头边上此为山屏。《卫风·硕人》赞美庄姜的夫人,姜为父姓庄为夫姓,庄姜夫人是诗三百中最美的女子。硕人其颀,衣锦褧衣(囧为外面的罩袍),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倩兮。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五)《长门赋》司马相如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昭明文选》。其序言提到司马相如作于汉武帝时。据说是为陈阿娇所写。闺中妇,思妇。怨妇。这是性别文化所造成的。男子为何喜欢写被抛弃的妇女?1男子有被抛弃的感觉和烦恼。2男性作者比女性作者更需要通过描写被抛弃的女子来抒发自己的的感情或被抛弃的感觉被称为小词的原因1不言志不载道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六)小词写思妇怨妇。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离,遭遇。簪花:鹧鸪天-刘永济镜里朱颜别有春,莫教明月翳纤云。蛾眉招嫉何缘画,犀角通灵自辟尘。寻絮影,认萍根。春泥春水总愁痕。何如十二楼中住,放下珠帘了不闻。兰因絮果:男女婚事初美满,后不好。离骚《Encounterinsorror》石声汉-《清平乐》漫挑青镜,自照簪花影。镜里朱颜原一瞬,渐看吴霜点鬓。宫砂何事低徊,几人留住芳菲。休问人间谣诼,妆成莫画蛾眉。其二《柳梢青》缱绻残春,簪花掠鬓,坐遣晨昏。臂上砂红,眉间黛绿,都锁长门。垂帘对镜谁亲?算镜影相怜最真。人散楼空,花蔫镜黯,尚自温存。其三《前调》休问余春,水流云散,又到黄昏。洗尽铅华,抛残翠黛,忘了长门。卷帘斜日相亲,梦醒后翻嫌梦真。雾锁重楼,风飘落絮,何事温存。《虞美人》王国维碧苔深锁长门路,总为蛾眉误。自来积毁骨能销,何况真红、一点臂砂娇。妾身但使分明在,肯把朱颜悔?从今不复梦承恩,且自簪花,坐赏镜中人。我们的诗歌,我们的历史,比世界其他民族发达的早,我们很早就有正式的历史和诗歌了,是少数民族,是他们还缺少文字的时候,他们还没有正式的历史和诗歌的时候,所以他们靠口头的传述。为什么汉民族没有史诗,因为他们的文化发展得早,它很早就有了文字,有了文字就有了记载,所以它不用口头传述。诗是现实生活中产生的。二、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诗言志,词,歌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给流行歌曲写作的词歌宴酒席之际。花间集,搜录晚唐至五代18位词人的作品,均为男子共500首,分十卷。诗歌的生命,有他情谊的美感,有声音的美感。只有温庭筠韦庄的词有点价值。温庭筠的词有离骚初服之意。给人以高层次的联想。鸾镜蛾眉等是美好品德的代表。韦庄啊,也被人看重。一共五首菩萨蛮,相互串联韦庄也被成为秦妇吟秀才。此章致思唐之意。二人被人称颂,因为他们透过美女跟爱情,表现了跟深厚的情意。花间集没收录南唐词,是因为年代不相及,交通不便利。不是仅仅因为风格不同。南唐冯李词,冯延巳,(鹊桥枝)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礼记·择善而固执。)(鞠躬尽瘁,俱见开济老臣怀抱。(饶宗颐))冯
中华诗词之美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