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玛卓玛222004311070067(设计者:2004地理科学白玛卓玛学号222004311070067)教材分析“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是在了解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基础,将理想状态,不考虑地表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分布等形成的大气环流进一步复杂化,当考虑海陆分布的影响后,原有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会有所改变,因为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会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特别是对于北半球来说,这种影响体现的特别突出。冬季时北半球陆地是冷源,在大陆中心地区形成高气压中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这个冷高压切断使其仅保留在海洋上;夏季北半球大陆是热源,升温速度非常快,因而在陆地内部形成低压中心,将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这种高低气压的分布特点教材通过一、七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展现出来,有利于学生阅读掌握。由于这种高低气压的存在,因此在不同季节,陆地和海洋之间产生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共同影响下,就会出现随季节改变风向的风,这就是季风的形成。应该明确的是季风环流也属于大气环流的一部分,通过知识间的相互关联,可以了解季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但是海陆热力差异也不是形成季风的唯一原因,例如,南亚的夏季风其形成,是由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过赤道右偏形成西南季风,即由于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而形成的,因此形成季风环流的因素应该有两个,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并说出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及不同季节,、掌握并能说出季风的概念,理解并能说出季风形成的原因,、掌握并能说出东南亚季风的区别能力目标通过观察1,7月份的海平面等压分布情况,、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知道世间万物都是彼此联系在一起的通过了解“季风对我国天气的影响”,扩大学生视野,、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季风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东南亚季风的形成过程和区别三、课型综合型四、教具地图册五、教学方法引导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探究法六、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板书:一、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1,7月份的气温、气压比较海洋陆地原因气温气压气温气压夏季低高高低大陆增温比海洋快冬季高低低高大陆降温比海洋快海陆分布特点气压分布特点南半球相间分布陆地,海洋分别形成高,低气压中心,随季节移动北半球连续分布带状分布二、季风1、概念2、南亚、东亚季风的比较季风区成因冬季风夏季风分布地区源地风向源地风向东亚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地转偏向力亚洲西北风副热带太平洋东南风亚洲东部南亚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地转偏向力,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亚洲东北风赤道附近印度洋西南风亚洲印度半岛和我国西南一带导入同学们,炎热的夏天你们有没有游过泳?(学生回答)那进水之前踩在河滩上与进入水之后感觉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就是和谈是热热的河水是凉凉的。那为什么?(学生回答)就是河水和河滩的热力性质不同而造成的,如果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去海滩的话,我们也会有这种感觉,就是海滩是热热的海水是凉凉的,这都是海陆热力性质不同而造成的,我们在学习物理时一知道海水的比热容大于陆地的,所以陆地降温,增温都比海洋快,既然海陆之间热力性质存在差异,那对大气环流必然
白玛卓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