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 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吐字清楚,读音准确。2. 了解文学的内容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3. 体会课文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教学重点:1. 文学的内容和阅读的意义。2. 优美丰富的语言。3. 拟人手法和对话方式。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当代作家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什么样的门呢?(文学之门)“你”又是指谁呢?(青少年读者)对,作者是想把青少年读者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揭开文学神秘的面纱,让我们尽情领略文学的无限风光,从而深深地爱上文学,做文学的忠实读者。二. 检查预习:1. 指名学生默写字词,给加点字注音。2. 解释部分词语的大意。三. 朗读训练: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读音准确。2. 就课文第4节开展小组朗读比赛。方法如下:各小组成员毛遂自荐,在此基础上各推出一名代表参赛。同学用心倾听,评出优胜者并陈述理由。教师对未获优胜的同学予以鼓励,充分肯定他们大胆展示自我的精神。四. 研讨课文1—4节:1. 理清思路: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文学之门,那么,作者是如何引出文学之门的?讨论明确:1、2两节由门谈起,引入话题,然后由“无数扇”门谈到“一扇”门指出这扇门就是文学之门,在此基础上论述打开这扇门的重要意义。2. 学习1、2两节:(1) 集体朗读(2) 提问,学生讨论回答:“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世界上没有打不开的门”各是什么意思?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明确:第一句,世界上有种种未知的领域。 第二句,世界上所有的学问都是可以探索并了解的。以“门”为喻,生动形象。3. 学习3、4两节:(1) 在无数关闭着的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就是文学之门,为什么说文学之门是“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试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回答。(学生踊跃发言,从第四节中找出了很多句子来理解文学之门的重要性。)(2) 如何理解“高智商的野蛮人”?举例说明。讨论明确:虽然智商很高,但缺乏修养,缺乏感情。学生举例,如电脑黑客,向黑熊泼硫酸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等,他们就是“高智商的野蛮人”。(3) 启发谈话:文学之门实在是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你以前意识到文学的重要性了吗?你是如何对待文学的?(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引导,点燃学生对文学的热爱之情)(4) 齐读第四节五. 布置作业:1. 背诵“文学是人类感情……灿烂的智慧”。2. 预习课文5—11节。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 检查作业:1. 指名背诵“文学是人类感情……灿烂的智慧”。2. 说说阅读5—11节的感受。二. 学习“致文学”部分1. 指导朗读:要读出字里行间饱含的作者对文学的热爱之情。2. 教师范读第6节,学生感情朗读6—11节(分男女生配读)。3. 理解拟人手法和对话方式的作用。讨论明确:作者把文学这一抽象的概念人格化,以和文学对话的方式描绘文学的魅力,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4. 学生同座交流:“致文学”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文学的魅力的?讨论明确:文学可以增长读者的知识 文学可以打动读者的心灵 文学可以启迪读者的想象 文学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文学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5. 找出这部分你最喜欢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学生思考片刻,相互交流)6. “你把生活的帷幕一幕一幕地拉开,让无数不同的角色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激动人心的喜剧和悲剧。”同学们能从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说出几个不同的角色吗?(要求学生对所说的角色作一些简要分析)7. 集体朗读6—11节,进一步感受文学的魅力。三. 教师小结:文学的魅力无处不在,愿在座的每个同学都能深深地爱上文学,打开这扇神奇的大门,在文学的世界里尽情地遨游。四. 布置作业结合你平时阅读文学作品的感受,说说你心中的文学是什么。繁 星教学目标:1、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学会观察大自然2、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感情3、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教学重点、难点:1、由景物引发的联想、感受2、运用比喻、拟人生动、形象、恰当地表达感情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熟读课文2、向学生提供以下资料:①作者介绍 ②写作背景(见附一、二)教学过程:一、导入介绍作者、亮标繁星是常见的,引起过古今中外无数人的遐想,你一定也观察过天上的繁星,你是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好,下面我们来看看著名作家巴金是怎样观察繁星的,有哪些感受。(板书课题)指名学生介绍巴金和写作背景(口述)教师亮标。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1、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余同学:①用波浪线勾画出写巴金观察繁星的感受的词句②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用横线化出相关的词句③理清文章结构2
为你打开一扇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