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仁怀市课题研究报告.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课题研究报告执笔人:王圻伟《仁怀市“红色文化”资源在思品、历史教学中的有机结合》这一课题于2007年3月,经育人中学政史地教研组所有教师共同讨论,由教研组长王圻伟老师牵头,负责撰写课题申报方案报市教育局,没有得到批准,学校安排作为校级课题进行研究。2008年9月再次向市教育局申请,教育局于2008年12月批复立项,批复立项文号为仁教研字【2008】13号。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和研究,现已完成实施方案中的各项预期研究工作。该课题的立项研究,得到了仁怀市教育局教研室思品教研员熊刚老师、历史教研员吴蔓蔓老师的关心,二位老师多次到学校进行课题研究调研和指导。通过课题研究提升了教师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该课题研究的有关情况进行陈述。一、研究仁怀市“红色文化”资源在思品、历史教学中的意义“红色文化”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的解放与自由、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中国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包括红军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特殊文化。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震惊世界的史诗。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赤水,四次转战仁怀。“四渡赤水”是中央红军为了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争取战略主动,实现北上转移的经典战役,其中最为关键的第三渡就在举世闻名的茅台酒的产地——仁怀市茅台镇。中央红军于1935年1月21日进入仁怀境内,至3月29日离开仁怀,仁怀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转战时间较长的县份之一。仁怀在红军长征这一伟大壮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红军在仁怀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佳话。仁怀“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堪称红色仁怀。因此,1998年经贵州省委、省政府批准,仁怀划定为革命老区。鲁班红军烈士公墓、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等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活教材。仁怀市“红色文化”资源是历史、思品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统编教材的补充。对仁怀“红色文化”进行研究并在教学中充分应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引导青少年学生形成爱祖国、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进一步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研究仁怀市“红色文化”资源在思品、历史教学中的必要性中学历史、思品课有三项任务: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开发和培养学生智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新课程标准将这些任务分为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们三者的关系是:知识与能力教育是基础,过程与方法是进行知识教育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条件,在进行知识教育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开发、培养学生的智能,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是思品、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伟大的红军长征,培育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现在的青少年,他们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独生子女较多,家庭条件较好,缺乏劳动锻炼,从小没有流过汗、吃过苦、受过累,根本不可能深刻认识发生在七十多年前这场生死决择,举世震惊,对中国革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的事件。他们是从影视作品、连环画、课本中的长征故事、歌曲等去感知那场举世闻名、艰苦卓绝的长征,随着时间的流失,早将它在眷恋中忘怀。在教学中,当我们重温这段悲壮史诗的时候,唱一唱“高原寒,炊断粮”的长征组歌,讲一讲红军长征的英雄事迹,看一看反映长征题材的影视,特别是通过红军三渡赤水在仁怀的英雄事迹的了解、感知,让学生的心灵产生一种久违的眷恋,来一次心灵的洗涤,使他们感恩于现在,感恩于离我们己远去的一代英烈,眷恋红军战士那种坚韧不拔的意志,理想与信仰高于一切的奋斗献身精神,这种学生内心的震动,情感的升华,正是思品、历史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因此,在思品、历史教学中,渗透仁怀“红色文化”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三、仁怀市“红色文化”资源在思品、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中衡的多民族国家,地域文化、地域风情、地区差异不仅在今天存在,而且存在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

仁怀市课题研究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62 KB
  • 时间2019-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