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战:说不完的战争故事
历史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孙子强调的心理战术在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战争和冲突中仍得到广泛运用,与常规的军事行动并驾齐驱、同步进行,使战场格局更加扑朔迷离。科索沃上空的心理战交锋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巴尔干地区自古以来战事不断,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借口所谓的科索沃问题,对南联盟实施旷日持久的野蛮轰炸,悍然侵略一个主权国家,又一次点燃了“欧洲火药桶”。早在战争打响之前,北约国家与南联盟的心战宣传方面的激烈交锋就已经开始。为了给发动战争寻找借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编造谎言,无中生有地不断渲染所谓的南联盟军警如何镇压科索沃民众,诬称南政府在科索沃进行“种族清洗”。他们甚至颠倒黑白,将被政府军击毙的阿族恐怖分子说成是“被屠杀的阿族平民”。南联盟政府通过舆论工具号召民众做好抗击外来侵略的准备,其电视台一遍又一遍地播放反映南斯拉夫游击队与希特勒军队作战的爱国影片,激发军民国家利益至上和为国献身的精神。同时,南联盟不断驳斥西方媒体有关科索沃局势的歪曲报道,以有力的证据澄清事实真相。为了动摇南联盟人民的意志,空袭开始后美国政府通过卫星向南联盟人民播放了录有克林顿总统和奥尔布莱特国务卿发表的心战宣传讲话。克林顿在讲话中挑拨道:“米洛舍维奇的行为正在削弱南联盟在国际上的地位,正在使你们处于暴力和动荡之中,从而把你们孤立于欧洲之外。
”奥尔布莱特干脆用塞尔维亚语发表讲话,试图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不料,这位国务卿的苦心却带来了适得其反的结果。原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奥尔布莱特还是个沦为难民的捷克犹太小女孩时,一个塞尔维亚族家庭曾搭救过她全家人的性命。奥尔布莱特通过卫星发表的塞尔维亚语讲话令人想起了这段往事。南联盟电视台将计就计,采访了那个曾搭救过她的塞族家庭,抨击这位国务卿忘恩负义的行径。这个塞族家庭还在电视上出示了奥尔布莱特小时候的一张照片。美国和西欧各家媒体纷纷转载照片,就此事对奥尔布莱特大加嘲弄,令她狼狈不堪。南联盟十分注重提高军民的士气,利用多种手段鼓舞人民和士兵保卫祖国、抗击北约入侵的热情。国家电视台及时报道反击战果,尤其是播放了击落F-117隐形战斗机和俘获3名美军侦察兵的画面后,极大地鼓舞了军民们的斗志,也在全世界引起了强烈震撼。克林顿在美国国内的支持率连降几个百分点。对于击落F-117等北约飞机的有功人员,米洛舍维奇总统亲自接见,予以嘉奖,并由新闻媒体做了公开报道。正因为如此,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将南联盟的新闻机构视作眼中钉、肉中刺,竟丧心病狂地轰炸南联盟电视台等新闻设施。与此同时,北约不断派飞机投放传单,为自己的野蛮侵略行径强词夺理。100多名美国男女军人躲在德国一处美军基地的机库里,为一座心理战电台制作节目。他们中的一员比德·利墨尔承认:“每天,我们都制作、播放与贝尔格莱德电视台节目内容恰恰相反的电视和广播节目。”战争打响后的第二天,南联盟政府就向美、英、法、德等西方者下了逐客令,指责他们“挑动北约对南联盟发动战争,并误导了世界舆论
”。有分析人士指出,此举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南联盟政府怀疑他们的某些人在从事情报活动。不过,考虑到要让全世界人民了解这场侵略战争的真相,了解北约轰炸给南联盟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后来南联盟政府还是允许部分西方记者前来采访。南联盟为了防止新闻泄密,采取了
心理战:说不完的战争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