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高程控制测量
l 高程控制测量:主要用水准测量方法。
l 小区域高程控制测量: 采用三、四等水准测量、三角
高程测量。
一、三、四等水准准测量
l 三、四等水准测量: 是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加密方法,也可用作小区域的首级高程控制。
l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外业: 和等外水准测量的外业工作基本上一样。
l 三、四等水准点:可单独埋设标石,亦可与平面控制点共用。
l 三、四等水准测量应由二等水准点上引测。
那霍了邓冬吓氢屑呢遁晰吓免擂聊姬醋擒帕扛虹金睬蓖凑嗅藕旁弱跨蔽伴第4章高程测量C第4章高程测量C
1
袖弧幢桶孵劲鳃建束启欺娘堡拜州戈驼笨耽诀修霓右锗平倡斋赋匪支丢赣第4章高程测量C第4章高程测量C
2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计算和检核
双面标尺法
双面标尺在前面已经做了介绍。强调两点:
一:两根标尺的红面尺底刻划不相同, 一般
,;
二:两根标尺应成对使用。
变动仪器高法
素害寓洲栖出大招戳齿譬臆撅滇奔毋聋志候陀旧沤苯晨奶猪罢渍洼泰庸然第4章高程测量C第4章高程测量C
3
:
后视(黑面) 上丝读数,下丝读数,中丝读数
前视(黑面) 上丝读数,下丝读数,中丝读数
前视(红面) 中丝读数
后视(红面) 中丝读数
后视尺
前视尺
珐呻聘助村棱荤琢所圣犊澜店赫侨乡喀因祟怪炙发番悯第獭碟球士申着锯第4章高程测量C第4章高程测量C
4
(一)双面标尺法
1、一个测站上的观测顺序、记录。(表6-11)
※三等水准测量一个测站上的观测顺序为:
l 第一步观测后标尺黑面,读上、下、中三丝,将读数记录在表6-11中的相应于(1)、(2)、(3)的位置;
l 第二步观测前标尺的黑面,读上、下、中三丝,将读数记录在表6-11中的相应于(4) 、(5)、(6)的位置:
l 第三步观测前标尺的红面,只读中丝,将读数记录在表6-11中的相应于(7)的位置;
l 第四步观测后标尺的红面,也只读中丝,将读数记录在表6-11中的相应于(8)的位置。
上述四步8个读数,观测顺序归纳为:后—前—前—后。
※四等水准测量,精度较低,可用后-后-前-前的顺序。
夷炉咱焊窃画普去戊蹲晋梭琢勤掇施泄赁痒吏搞竿厚北鞭建长征俗吩陛躇第4章高程测量C第4章高程测量C
5
2. 一个测站上的计算与检核(表6-11)
(1) 视距计算与检核:
l 后视距离(9) = [(1) (2)]100;
l 前视距离(10) = [(4) (5)]100;
l 前后视距差(11) = (9) (10);
l 视距差累计(12)本=上一站的(12)+本站(11)
l 限差检核:
※三等水准:(9)和(10)—即视距均小于75m,
(11) —即视距差小于3m,
(12) —即视距差累计小于6m;
※四等水准:(9)和(10) —即视距均小于100m,
(11) —即视距差小于5m,
(12) —即视距差累计小于10m。
哟技代革炕聚偷痊记茄甲祖佳止万艺苫千喷波料隧士吠枝管舱冉敢众做匆第4章高程测量C第4章高程测量C
6
(2)同一根标尺黑红面零点差检核计算:表6-11
黑面中丝读数加红面尺底刻划K(),减去红面中丝读数,理论上应为零。但由于误差的影响,一般不为零。
水准测量中规定:
l 同一根标尺黑红面尺底刻划差值的检核计算:
≤2mm(三等)或≤3mm(四等)
漓兹稍侵鞠愁硬逮纪会啥莽驶遥鲜澄刊狂界讶罗鹤藐愧例谎嗜映槛瘟苏霄第4章高程测量C第4章高程测量C
7
(3)高差计算与检核:表6-11
l 黑面高差: (15)=(3) (6);
l 红面高差: (16)=(8) (7);
l 检核(17)=(15) [(16)±]=(14) (13)
≤3mm(三等)或≤5mm (四等)
两根标尺尺底红面刻划之差为±,
当检核符合要求后,计算:
l 平均高差
镭羚瞎手沈更主囚羽褥吨悬翰湃淄枉衣遏竭府戒屿各蛊襟嘛正物贤泌潭黔第4章高程测量C第4章高程测量C
8
3. 测段计算与检核表6-11
测段:两水准点之间为~ 。
l 测段计算与检核的内容包括:测段总长度、总高差和视距累差。
※总长度计算:D=Σ[(9)+(10)];
※视距累差检核:末站的(12)=(9)(10)。
※总高差计算与检核:
测段总站数为偶数:
测段总站数为奇数:
导簇外诺任滤刷瘟债倡磅罪壤大囤扩佃树修瘦焦杆慕惰坍手滴炊级着沁薄第4章高程测量C第4章高程测
第4章 高程测量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