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河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2011年9月——2014年8月)一、背景分析(一)学校概况新河小学座落在五龙山麓,金清河畔,为浙江省百年名校、浙江省示范小学。学校的前身是建于宋朝的陶昭书院,明朝嘉靖19年(1540年)的五龙书院,清乾隆20年(1755年)为龙山书院,清光绪31年(1905年)为龙山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为龙山小学,1949年为新河区中心小学,1992年8月更名为新河镇中心小学,沿用至今。学校占地面积25553平方米,建筑面积11080平方米,校区环境优雅,设施齐全。学校被评为浙江省百年名校、浙江省示范性小学、全国首批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示范基地、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浙江省模范职工之家、台州市教育基本现代化学校、台州市绿色校园、温岭市首批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连续10多年在市教育督导评估中认定为一类一等学校、依法办学自主发展示范性学校。学校下辖塘下小学、肖家桥小学、下林小学三所片完小。学校现有43个教学班,2277名学生,教职工105人,其中台州市级名师1人,温岭市级骨干教师19人,温岭市级教学大比武及优质课获奖教师18人。(二),人杰地灵,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新河经济虽不是很发达,但有着良好的人文底蕴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新河丰富、悠久、独特的自然、历史文化滋润着教育发展这一片沃土,教育成为了新河的“金名片”。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对教育发展很重视、很支持,学校发展有着厚实的社会基础。、和谐的教工团队(行政团队、教师团队),富有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教工文化熠熠生辉,学校发展有着强健的教工团队。、少儿乒乓球训练等项目特色鲜明,富有盛名。同时,学校也积累了丰富的特色建设经验,为学校挖掘、创建、深化办学特色提供了重要保障。,底蕴深厚,逐渐形成了富有龙山韵味的环境文化、精神文化、课程文化、管理文化,为实现“文化润校”的教育追求,实现“校园一景”“教育一品”创造了有利条件。(三),骨干型、经验型教师居多,但相对缺乏专家型、学者型、学术型等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校本培训、校本研修中专业引领相对不足。,学校的建设经费相对不足,影响学校建设规划进程的顺利实施。,在办学条件的改善、环境文化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学校内涵的发展仍有待于提高与完善。(四)发展趋势1、学习要有味道关注学生学习情感、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升学习品质。2、教学要有智慧关注教师教育智慧、专业品质的铸造,提升教学品质。3、管理要有品质关注学校服务意识、服务境界的提升,提升品质管理。二、核心理念(一)理念陈述务本致远和谐共进(二)理念诠释1、务本致远的诠释(1)追求教育的本质——倡导服务,降低功利。(2)追求学校的本色——传承文明,抵制庸俗。(3)追求师生的本味——追求进步,追求美好。2、和谐共进的诠释(1)合法合规——依“法”治校(2)合情合理——以“人”为本(3)合心合力——以“合”为贵三、学生培养目标努力培养“爱拼搏有理想、爱文明有涵养、爱学习有智慧、爱生活有情趣”的阳光少年(儿童),竭诚为孩子享受幸福童年、美好人生而服务。爱拼搏有理想:即努力培养有志向、有自信、有毅力的孩子。爱文明有涵养:即努力培养有涵养、有风度、有品味的孩子。爱学习有智慧:即努力培养有思想、有方法、有能力的孩子。爱生活有情趣:即努力培养有爱好、有热情、有个性的孩子。四、学校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1、总体目标陈述坚持“文化润校”的思想,精心打造“龙山文化”,力争在三年时间内,逐步把学校办成一所“环境优雅有龙山特质、教师优秀有龙山特点、质量优异有龙山特色”在农村富有一定影响力的“品质学校”。2、总体目标诠释环境优雅有“龙山特质”:数百年书院文化的传承、变迁,龙山已成为承载学校深厚文化积淀的重要物质财富与核心精神象征,也是学校人文环境建设最具价值的资源。学校努力朝着富有“山的稳重,水的灵动,积淀的厚重”人文环境建设目标,打造富有“龙山特质”的“依山傍水,显山露水”优雅的人文、自然环境(含瓦砚池、陶昭亭等校园历史人文景观),成就农村“校园一景”。教师优秀有“龙山特点”:一是具备时代特点——立于“山尖”,观念新。密切关注社会,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具有符合时代发展的新思维、新观念。以“新思想”“新理念”来面对教育教学中的老问题及遇到的各种新情况。二是具备校本特点——屯于“山基”,准备足。数百年书院文化的传承、教育文化的积淀,形成了教师敬业的优良传统,在此基础上继承发扬并优化为新时期教师的“准备艺术”。“准备”是工作的态度、是工作的艺术
新河小学三年发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