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树和大松树》课堂实录 执教:扬中市实验小学张孝兰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教师用简单的线条在黑板上勾画出一座大山。)生:是一座大山。(学生很兴奋)师:在这座大山里呀,山上的一棵小松树和山下的一棵大松树之间发生了一件事。(教师贴出二棵松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寓言故事。(师揭题,指名生读题,齐读课题)(评析:《语文课程标准》中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所以我在导入课时,就努力去创设一种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用简笔画来吸引学生,加之导入语又带着点儿神秘的语气,上课伊始就把学生的阅读兴趣给激发起来了。)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师:现在,我们就来听一位叔叔给我们讲这个故事,要认真看书、仔细听哟!(播放课文录音。)(评析:一年级学生有的不会听课文录音,往往只是听,不看书,这样就起不到范读作用。所以,我在这里提出认真看书、仔细听很有必要。)师:你觉得这位叔叔读得怎么样?生评。师:你要向叔叔学习什么?生自由谈。师:想像叔叔这样读吗?请大家自己试着读读课文,争取读准每一个生字词,读通顺每个句子,遇到难读的生字词或句子时你准备怎么办?生:我可以读几遍,也可以向同桌的小朋友请教请教。生:我也可以请教老师。(学生读课文)(教师出示生字词)师:你们看,生字从课文中跑出来啦!这些生字中,哪些字在没学过之前,你就已经认识了。生:我原来已经认识“棵、松”。生:我上幼儿园时,就已经认识了“爷、伯、孩”。生:我早就认识“回”了。师:小朋友们认识的字真多!还有哪些字现在你通过听读或别的方法也学会了?生:我看电视时认识了“答”。生:我在走路时看广告牌认识了“托”。生:学数学时,学到了比多比少,我认识“多”了。生:我看童话故事书时认识了“低、摸、呢”。(师即时对他们的识字方法、途径给以恰当的评价。)师请生齐读一下认识的字。师:(划出“摸、惭愧”)这些不认识的字请大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生自由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评析:识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了这样几点:先自学后教,先了解学生已认识的字,并评价、激励学生多途径的巧妙识字法,在此基础上来教学那些不认识的字。以学定教。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寓识于读、以识促读。这样安排既符合识字规律,又充分了解学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三、自主朗读,感悟体验。师:看,生字娃娃现在又回到了课文中。让我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看书上的插图,自己试着读懂课文,不懂的地方,同桌间也可以互相讨论讨论。(学生自读课文。)(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师: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师:看来同学们读懂了这一段。原来小松树和大松树是邻居,它俩经常在一起聊天,这一天小松树对大松树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评价:教师通过板画、形象的语言,使学生一下子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学生读课文)师:你们觉得小松树怎么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生:它太骄傲了!觉得自己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大松树却看不到。师:你不仅谈了自己的看法,还能结合小松树说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一位读书小博士。生:小松树太得意了!说到“你呢”时说不定都不用眼睛好好看大松树,只瞟了一下大松树!师:你真会读书,还加入了自己的想象。生:它太没礼貌了!跟大松树说话时喊“喂”。(边说边做动作)师:你
小松树和大松树 课堂实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