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攻》.ppt微言大义教学目标1、了解墨子及其主要思想。2、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3、理解本文的主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清末学者评墨子张自牧在论说墨子的科技成就时说“墨子为西学鼻祖”;郭嵩焘认为耶稣视己如人的教义是墨子兼爱的意思;梁启超针对当时的国情,提出“将要救之,惟厥墨学。”知人论世墨子生平简介墨子(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名翟,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现存五十三篇,其中有墨子自作的,有弟子所记的墨子讲学辞和语录,其中也有后期墨家的作品。墨子的主张大概可以分为四类,一是伦理思想,是墨子学说的理论基础,即(兼爱);二是政治思想,即尚贤、尚同和(非攻);三是经济思想,即节用、节葬和非乐;四是宗教思想,即天志、明鬼和非命,提出认识客观事物应以“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作为判断是非取舍的标准。墨子的思想主张“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中;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众必劫寡,富必侮贫,贵必做贱,诈必欺愚。几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兼爱的实质就是“爱利百姓”,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兼相爱,交相利兼爱墨子的思想主张以“兼爱”为根据,提出的“七不”准则——“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众不贼寡也,诈不欺愚也,贵不做贱也,富不骄贫也,壮不夺老也。”这个准则是历史上最早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准则。墨子所谴责的“攻”不是发生在本国内部,而是发生在国与国之间。墨子反对非正义的战争——“攻伐无罪之国”,支持正义战争——“诛灭无道之君”,如武王伐纣等。发明防御体系,有效制止战争。非攻解读非攻的意义非:反对,指责非攻:谴责、反对攻打别国的侵略战争。一、解释第一段重点字,翻译句子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园圃:种树之地曰园,种菜之地曰圃。此为偏义复词,圃无义。非:反对,指责。得:得到,这里指捕获。现在有一个人,进入了别人家的果园,偷走了人家的桃子和李子。大家听说了就会指责他,居上位执政的人捕获他之后会惩罚他。解读文本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以:因为。亏:使动,使…亏利:名词用作动词,得到好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损害了别人的利益而自己得到好处。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攘:偷盗。甚:严重,厉害至于偷别人的狗、猪、鸡等家畜家禽的人,他不道义的程度比进入别人果园偷桃李的人更严重。
《非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