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工作心得把问题留给孩子.doc:..小学班主任工作心得把问题留给孩子刚进班时候,班上的小报告特别多:老师我同桌放了一个屁;老师他把垃圾踢到我位置上;老师我姑姑给我买了新衣服;老师……诸如此类无关紧要的问题不分场合地常常缠绕着我。生怕一次不经意间语言的拒绝或者一个不在意的眼神使孩子从此远离了我,拉远心理距离的同时也建立了与知识间的隔阂。但是这样的困扰却一直存在,我分析了下这些打小报告的原因:一、为了引起老师的关注,拉近师生的关系。二、 儿童的攀比心理和炫耀心理的驱使,为了在老师和朋友面前满足小小的自尊心。三、 为了挑战权威,给小朋友炫耀与老师的关系。四、家长灌输的“多与老师沟通”的观念。坦然与人交流利于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而且利于老师了解班上的情况,但是这样无效的沟通实际上都是在浪费时间,而且无形中滋养了一种攀比心理,甚至部分学生产生与老师保持亲密关系就产生可以“胡作非为”的错觉,比如不写作业,比如欺负班上个别学生。沟通还是要有的,但是有效却需要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创造一些条件来起到好的效果,于是我采取了以下措施:、在班上设立汇报员,如有身体不适立即报告老师,其他琐事课下报告给汇报员,然后汇报员与班委协商,有没有必要报告给老师,自己是否可以想到处理问题的方法。二、 每天都找班上一两个同学来我办公室说说话,既与学生保持亲密关系,也固定了相对适宜的场合。而且每次会给约谈对象一颗糖果或者讲一个激励人的小故事,适时给孩子加油。三、 设立班级漂流瓶,有不敢与老师直接说的问题,可以写小纸条塞进漂流瓶里。四、 定期开班委会议,做简单培训与总结,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火车头带动班级的前进。并在班上总结哪些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及时表扬行动派在班上树立榜样。通过这样淡化的措施来减少班上的打小报告现象,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原来会说:“老师,同桌把垃圾踢到我位置上。”现在漂流瓶里会多一张纸条上写着了“某某在班上主动捡了一片垃圾。”或者直接来告诉我:“老师,同桌不小心打了我一下,但是我让他道歉并原谅了他。”“老师,我在
小学班主任工作心得把问题留给孩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