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一林浦村简介.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蚆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一林浦村简介羄林浦(原称濂浦)位于南台岛东北隅,旧属闽县开化里,现为仓山区城门镇管辖。它北临闽江,南靠九曲山,与鼓山隔江相望,这里山川秀丽,风光宜人。肀林浦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名胜古迹、文物资源极为丰富,是福州这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罿在林浦漫长的文化发展史中,有两个最重要、最辉煌的时期,那就是南宋末年和明代中叶。林浦的历史文化遗迹也主要涵盖了这两个时期的内容。螅南宋德祜二年(1276年),首都临安(杭州)失陷,益王赵星、广王赵昺在陈宜中、陆秀夫、张世杰等护卫下于三月间辗转来到福州,从邵岐码头登岸,驻跸林浦平山阁,屯兵于平山。五月初一,年仅十一岁的益王赵昰在陈宜中等的拥戴下在福州城内垂拱殿(原大都督府衙署)登极,称为端宗,改年号为“景炎”,加封广王呙为卫王。未几,文天祥等又自温州至,福州一时成为南宋朝廷抗元救亡的中心,历史在此演绎了一段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抗元斗争的故事。现邵岐—浦境内的御道街及林浦境内的宋帝行宫、文天祥操练水师的练兵台、宋井、更楼及文天祥、陈宜中留下的“还我河山”、“薰风陇”、“锦绣谷”(后毁)等摩崖题刻都是南宋末年留下的遗迹。肁最让林浦人引以自豪的事是:明朝中叶乡里林氏宗亲出了以林元美为首的“七科八进士’’和以林瀚为首的“三代五尚书”,这是隋唐开科取士一千四百多年以来仅有的一家。据记载自宋朝崇宁二年(1103年)至清朝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近800年的历史中,林浦乡共出了18个进士,作为一个乡,林浦人中进士之多,可谓“全国第一”了。林浦的尚书文化遗迹有:尚书里石坊、进士柴坊、林尚书家庙、林瀚故居、林瀚尚书墓、林瀚示裔孙题刻等。螂林浦乡文风鼎盛、学子勤奋、名人辈出全得益于这里发达的文化教育。早在宋朝时这里就创办有“濂江书院”,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在此主持讲学,后来他的弟子黄幹等也在此讲学,青少年就读者多,也就逐渐形成了文风昌盛的景象。“濂江书院”便是这个时期留下的历史遗迹,在“濂江书院”内有“文昌阁”,即是宋朱熹讲学处,故又名“朱子厅”;右厢为朱熹的住处。“文昌阁"前的平台上有一书院师生用来洗笔的笔洗石臼,上刻“知鱼乐”三字;平台的石栏杆上刻着“文光射斗”四字,这些都展现了当年师生勤耕好学之景象。与此有关的遗迹还曾有朱熹题刻的“文明气象”及刻于邵岐潭的黄幹题刻“诚敬”两字。螈此外,林浦尚存的著名文物、名胜景点还有:邵岐石塔、宋·林桥、宋·断桥、唐·白佛、唐·瑞迹寺、清·林浦邵岐炮台和清末民初福建同盟会总干事林斯琛故居及其陵墓等。在林浦周边,还有连坂村的唐·甘泉寺和两座唐代古石桥,其中一座石桥上

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一林浦村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一花一叶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9-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