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教学设计表一、基本信息学校成都市成飞小学课名古诗二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师姓名余红艳学科(版本)北师大版本小学语文章节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学时1课时年级五年级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学会本课生词,“潋滟”、“饮”、“空濛”、“淡妆浓抹”,能读准字音,理解词意。2、读准诗句,理解诗句的意思,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极大兴趣。(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培养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自学古诗的能力。2、利用“电子书包”这个平台,结合互联网,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延伸学习古诗的能力。(三)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对西湖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四)美育渗透点: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自然之美,语言文字之美,崇尚自然之美,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三、学板电脑的浓厚兴趣以及操作平板电脑的熟练能力,设计符合孩子年龄特征与心理的课堂环节,本课的设计: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优学派电子书包系统,把课堂变活,突出重难点;而本课是在孩子们已初步积累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再次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提升鉴赏能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重点:通过品读重点诗句,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崇尚自然之情。2、指导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学习古诗的方法。难点:展开想象,想象诗歌所描写的美丽景象,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画面美,体会《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歌的魅力。解决办法:想象必须有根有据。用电子白板和互联网、电子书包,播放古典音乐和展现西湖美景,引导学生听、说、勾画、欣赏,帮助学生展开想象,体会《饮湖上初晴后雨》所表现的画面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同时受到美的熏陶。五、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起止时间(’”-’”)环节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媒体作用及分析1、谈话引入,理解题意。0'00''-1'40''理解诗歌题目的意思,激发学生对西湖的兴趣。提问: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老师介绍杭州西湖。学生观看图片,理解并说题目的意思。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播放西湖图片,激发学生兴趣。2、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学习“电子书包预习古诗的三步法”。1'41''-9'35''学习课前用电子书包学习古诗三步法。回忆:课前你是怎样用电子书包预习古诗的?预习时是怎样提取信息的?学生观看有古诗的画面,倾听古诗,勾画提取有关诗歌的信息,提交,在1、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和“电子书包”视频播放诗歌和画面。2、老师借助“电子书包”软件的截图、发送给学生。3、平板上学生用系统投票等活动。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电子书包”在平板上“勾画后提交”,“发送”、“上传”。随机对比、“全班投票”等功能。4、老师用了“单选题”、“点赞”等功能学习课前预习古诗三步法,效果好。3、在品读诗歌理解诗意,感受诗歌韵律美。9'35''-19'05''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反复品读”这种方法理解古诗,提升学生品读诗句的能力。理解:前两句诗歌,以及词语“潋滟”、“空濛”“方好”“亦奇”的意思,从而感受到诗的韵律美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欣赏,在品读中理解并抢答。1、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和电子书包”播放诗句和图片。2、借助“电子书包”里的“随机抽取、抢答、点赞”等功能,激发兴趣,理解诗意,效果好。4、在想象
古诗二首《饮湖上初晴后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