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天神对接”牵线者.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天神对接”牵线者.doc“天神对接”牵线者记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5所交会对接微波雷达研发团队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飞船搭乘火箭,如利剑般直插天际,奔向在轨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执行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这是一场举世瞩目的中国载人“太空之吻”。看似简单的手控交会对接背后,却是高难度的智力比拼。茫茫太空中,负责引导飞船驶向天宫一号的“红线”——微波雷达不负众望,在224公里处双向发现目标,超预期完成任务! 此时,微波雷达的缔造者,以孙武为首的研发团队无比兴奋。不少人泪水奔涌,模糊了笑眼。为了这一刻,他们已经等了太久。为了这一切,他们已经付出了太多。交会对接微波雷达,堪称引导神舟系列飞船发现天宫一号的天眼,是“天神之吻”能否成功的关键设备之一。在航天科工集团和二院、25所等各级领导的强力支持下,2011年,这一产品首次在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中大放异彩。整整10年时间,孙武团队用两次成功证明了自己。即便放眼国际,微波雷达这样一个解决方案至今仍是独创的,已申请了60多项专利,测量精度处于。如今,孙武所在的25所已将空间探测列为单位主业之一。团队之魂毫无疑问,总设计师孙武是整个微波雷达团队的灵魂。孙武中等个子,面色黝黑,头发稀疏,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老一些。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赋予了他直爽、坚韧的性格。大学毕业后,各方面表现出色的孙武被单位推荐到法国留学。1991年,取得电子与通信专业博士学位的孙武回国,辗转进入专业更对口的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工作。2000年,一项名为“毫米波交会测量雷达演示系统”的课题落在孙武肩上。当时的他不曾想到,自己从此踏上了一条满布荆棘的科研之路。 2002年,孙武经过两年的跟踪研究发现,当时行业普遍认可的几种交会对接解决方案存在一定不足。孙武信心满满地提出了一种多普勒测速、伪码测距、干涉仪测角的全新解决方案,并将其命名为“伪码连续波干涉测角交会对接雷达”方案。然而,这一方案却遭到了不少技术专家的争论。孙武一遍遍地计算后,坚信自己的判断没错。在时任25所领导的支持下,单位决定自筹资金,开始按照孙武的设想进行产品研制。按照设计,微波雷达全部采用数字化方案。这在当时尚无先例,因此在联系承制单位时,相关单位纷纷拒绝。孙武为此一点点地跟研制生产单位共同研究探讨。2006年,微波雷达原理样机得出的数据和微波雷达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得到了上级单位的充分认可。与此同时,总体单位也发现了GPS等产品存在的弊病。微波雷达这一原来不被看好的产品终于得到了“可以开展工作”的批准。此时,飞船上其他项目已经启动了五年。“慢了整整五年啊!别的研发单位不可能停下来等我们。相反,大家都在夜以继日赶进度。”焦急万分的孙武意识到,“我们的设计必须一次到位。”这就意味着,在研制过程中,必须对电磁兼容、温度适应性、抗振动环境等问题一次性考虑全面,这对设计者的工程经验和理论基础均是一种考验。难,确实难。可孙武没有别的选择。他把自己埋在实验室的演算纸堆中,日以继夜,废寝忘食。巨大的工作压力让孙武患上了神经性皮炎,两腿痒得钻心。药石无效,他只好不停地挠,直挠得双腿血痕斑斑。慢性胃溃疡、顽固性失眠,这些不速之客,比成功更早地找到了孙武。与技术难题作战、与病痛斗争的同时,孙武还面临着与合作单位经常博弈的局面。早在原理样机研制期间,生产方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难题,“他们说是设计方案有问题。我很清

“天神对接”牵线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zhiguo02
  • 文件大小53 KB
  • 时间2019-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