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一、的定义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二、中心静脉导管历史回顾(一)1929年WernerFoessmann在尸体和自己身体上放置第一根导管;(二)1949年Duff应用颈外静脉技术;(三)1956年Foessmann和Cournand等由于静脉技术获得医学诺贝尔奖;(四)60年代开始实行经外周的中心静脉导管技术(导管);(五)进入中国;(六)现已经成为需要中心静脉置管的首选。三、适应证与禁忌证(一)的优势1、相对传统中心静脉穿刺(CVC)有更少的并发症。2、相对其他短时间外周静脉导管有更长的留置和使用时间。3、相对其他静脉导管更加节省医疗费用。4、减少感染的风险。5、不需要手术放置、可在床旁直接操作。6、病人更加舒适。7、避免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和不适,“一针”治疗。8、保护外周静脉。9、可由护士操作,相对于CVC,护理相对简单。三、适应证与禁忌证(二)适应证1、缺乏外周静脉通道或条件不好。2、需要中心静脉穿刺(CVC)置管输液者。3、需要中、长期保持静脉通道者。4、颈、胸部手术的病人。5、需要经常测量中心静脉压力的病人。三、适应证与禁忌证(三)禁忌证1、严重出血性疾病。2、有静脉血栓形成史。3、有血管外科史或外伤。4、外周静脉不能确认。5、己知或怀疑与插管相关的感染:菌血症或败血症的迹象。6、已知或怀疑病人对导管所含成分过敏者。7、既往在预定插管部位有放射治疗史。三、适应证与禁忌证(四)导管特点1、导管材料为硅胶,柔软,弹性好。2、是一条放射显影的导管。使用时,可通过放射影像学确认导管及其尖端的位置。3、导管总长度通常为65cm,可根据个体及治疗需要预先进行裁减。4、导管上以厘米做的刻度标记使得修剪导管时既准确又容易。三、适应证与禁忌证(五)应用的要求1、肘部血管良好。2、穿刺部位无损伤或感染。3、健侧手臂。4、配合的病人。5、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三、VC感染率≤2%26-30%操作者经过培训的医生/护士医生穿刺难易可见血管,成功率高盲穿,成功率低穿刺并发症少易出现血气胸,误伤动脉等留置时间数月-1年1-2周导管尖端位置得到安全的控制不精确流速较慢较快选择血管要求肘部静脉条件良好无特殊穿刺时病人体位平卧仰卧头低脚高位适应症稳定状态输液重症急诊病人(六)与CVC比较四、穿刺点选择
基础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