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跟孔子学当老师》有感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读《跟孔子学当老师》有感本学期,我们学校启动了“每月读一本书”的活动,此项活动的开展督促我们老师多读书、读好书。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才能更好的“教好书、育好人。”我好好地把《跟孔子学当老师》这本书看了一遍。看后,我的感触颇深,结合实际教学,我也谈谈我的教学以及课改体会。自古以来,我们都知道教师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就已经对这六个字非常熟悉,但是,对其间的奥秘以及对这蕴含的要求,我的认识是在当了老师以后才有了进一步的升华。其实,因为教师的职责如此,我们作为老师就更应该毫无懈怠地去学时,因为工作的繁琐,事务的繁重,我觉得自己少了很多新鲜血液注入,为何?经过反思悟出:学习少了的缘故。再看看书架上的书,好些几乎是被自己无意识地尘封起来了。我们孔圣人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习是保持我们教育工作生命力的基本,过去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其实,要跟上时代的发展,一桶水又如何能满足教师这个岗位的要求呢?我们必须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学习,不断的提高和充实自己,要从“一桶水”,成为“一条小溪”、“一条河流”、“一片大海”、“一泓永不干涸的源头活水”。我最深的体会就是——想要做个好老师,就要学习,坚持学第一,教第二,这才能给自己的工作注入活力,让自己与教学一同成长,与社会一同进步。古人云:“淡泊可以明志,宁静可以致远。”也还记得我们的胡锦涛总书记说过: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这是对我们教师当前的一个更高的要求。其实,我们的孔圣人,他也曾颠沛流离,他也有过失意与惆怅,但是,他对教学的追求,对学生的忘我大爱,我们无法不为之感动。对学生的大爱,是源于他对教学的追求。当老师,是我喜欢的职业,其实,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也算是一种别样的幸福。我不敢说自己有多伟大,更不敢拿自己跟孔子比,但是,我体会到的是:老师,必须用心教书,用心去育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孩子,要满足他们成长的知识需要、心理需要,我们要教授的除了知识,还有更重要的是做人的道理。如何做人,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再说教学生学会做人又谈何容易?对学生,要言传身教,都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相信,我能做到这些,我的学生也能做到。所以,我的又一深刻体会:静心教好书,潜心育好人。曾经看过一个帖子让我印象很深刻,也很感动。那是写崔永元和一个美国年轻人丁大卫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里的谈话以及作者的一些感受。1998年底,大卫到了甘肃兰州,他到西北民族学院应聘当大学教师。最让我深刻的是他的全部家当就很简单:大卫家乡足球队的队帽、一本相册(他亲人、朋友,还有他教过的学生的照片)、一个用精致相框镶好的一家人温馨亲昵的合影、两套换洗的衣服、一双未洗的普通的运动鞋、一面随身带着的鲜艳的五星红旗。他带着国旗,目的是时刻告诫自己:你现在是一位中国教师,你要多为中国教书育人。还有就是作者写到:最后节目放了大卫同事、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对大卫的评价,
读《跟孔子学当老师》有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