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80后-儿时回忆.ppt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80后儿时记忆还记得小时候在街头巷尾卖冰棍的老爷爷、老奶奶吗?推着小车,车上面盖着厚厚的白色棉被,棉被下有一个“冰箱”。老奶奶打开箱盖的一刻,溜出的冷气缭绕在孩子们身旁,每个人都显得兴奋异常。在物质缺乏的那个年代,老奶奶老爷爷白色棉被下的箱子里有的是一整个夏天……冰糕冰糕一毛钱一梢(桶)··卖冰糕的大爷大妈白眼翻你两眼··80后们关于夏天的记忆里总会有一支娃娃头雪糕。它的形状很可爱,咖啡色的眼睛、嘴巴和帽子,拿在手上就充满童趣。当年几毛钱的价格却已经是夏天最好的享受了。小豆冰棍可以说是当年的经典冷饮,最大的特点就是总还带着个把没磨碎的红小豆,另外硬、瓷实,门牙玩命刻上去,也就多一行白印儿。小时候,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只要口袋里有钱,就绝对抵挡不住小豆冰棍的诱惑盐水棒冰,虽然只是是水、糖精和盐的混合,没什么营养,也没有花哨的包装,凉凉的,脆脆的,有时候吃到嘴里苦苦涩涩的,可我们就是偏爱于它。对于北京的80后们,童年里陪伴着长大的汽水是什么?唯一答案只有北冰洋。那会儿都是把汽水搁在一大块冰上面卖,整块的冰上有好多半圆形的槽,汽水一瓶瓶地放在槽里刚刚好。遇到有人过来掏钱光顾,店主会非常麻利地拿起瓶起子,用起子利落地一撬,将瓶盖甩落在地。冰葫儿:管状的塑料包装饮料,中间细一下,形状有点像葫芦。有粉的和黄的,冻的倍儿硬,拿到手里先要咬掉头才能吃,这个咬法有十好几种,只要是能用牙把硬硬的塑料给扯下去,什么招都行,就从来没见着用剪子的孩子。旭日升:你可能已经忘了他的味道,但绝不会忘记他的广告。当年两对双胞胎,楚童楚奇、凯露凯月成为旭日升冰茶和暖茶的形象代言人,“爽口爽心”的冰茶,“滴滴暖人心”的暖茶,很快地便深入人心。可惜它并没有像广告词所说“越升越高”,而是渐渐地消失在人们视野中健力宝,汽很足,这股橙子味儿的汽水味道真的是童年最深的记忆,大大地猛喝几口后,过一会儿就会冲鼻子。不知道有多少人第一次见到健力宝会以为是啤酒呢?【左图】小时候,斗蛐蛐是男孩子们的专属游戏,夏末秋初,他们把瓶瓶罐罐准备好,从附近的地里或者院墙旁捉来蛐蛐养在罐中,自己给蛐蛐取名字。斗时几个孩子凑在一起,用草自制的“蛐蛐儿探子”引他们相斗,胜利的主人满脸得意,而败者则同蛐蛐一样垂头丧气。【右图】玩弹球儿是当年住平房时候最快乐的游戏之一,对于不同的球,不同的地区有各自的叫法。在北京,全黑全白的球叫黑瓷白瓷,透明的叫做猫眼儿。当时弹球儿的玩法也不少,最常见的就是赢球儿的,弹中即归己所有,有时为了打到对方的弹珠,赢一颗,总是蹲下去,闭住一只眼睛,瞄了又瞄,屏住呼吸,等十分有把握时,才用右手大拇指将自己的弹珠弹向对方的弹珠。扔沙包:不管男孩女孩都爱玩,两边站着的是两个扔沙包的人,中间可以有很多人,打上谁,谁就要下来,然后替换两边的人。那小小的沙包,不过是一个长约5-10厘米的正方形,用碎布缝制的,大多都是大人们再也不用的布头。由于沙包里装满了沙子,所以打在身上也很痛。下去的人,拼命地想打中上面的人,而在上面的人,奔跑着躲藏着,左右躲闪的过程中,快乐的尖叫一声声传来。中间的人接住一个沙包增加一条命,若是被砸中并且没有接住沙包就损耗一条命。乒乓球是80后小时候最爱的球类运动之一,用两块简陋木质球拍,在院子里的“乒乓球台”上比赛,中线用各种找得到的东西,红砖、木板、石块等等。那时候,每个大院里都有好几个这样的球台。翻绳(撑)也叫翻花绳,是童年记忆中小孩子们常玩的一种游戏。这是一种利用绳子玩的游戏,一般是两人一起玩,以女孩子们玩偏多。那会儿最常玩的是翻“面条”、“麻花”、“降落伞”、“茅坑”、“虾米”,更有甚者还会用翻绳变魔术(又称逃跑的绳子)。翻绳的记忆让人更多地想起童年的友谊。那清晰而温暖的快乐从未褪色。

80后-儿时回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iaoshen1985
  • 文件大小19.50 MB
  • 时间2019-06-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