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苏科版) 《》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通过合作探究,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以及功的计算。二:导学流程活动一: .回顾利用动滑轮提升重物,可以省力,但要费距离,提出:有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 .介绍所要探究的斜面的实验装置,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可以解决我们需要探究的问题? .实验过程中拉动小车时要注意什么?___________ 活动二: 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测量次数F/Ns/G/Nh/Fs/Gh/ ⑴⑵⑶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同学们能得出什么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考虑摩擦等阻力影响,能否找到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是一个有物理意义的量,物理学中称为______________ 活动三: 功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 .其中表示____,F表示_____,s表示_______________。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 活动四: .1j=__________. .功的单位是为了纪念________物理学家_____________在科学中的贡献而命名的。.1j的功有多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五: 做功必须具备两个因素: 结合图11—30所示的几种情景中,判断人是否做功,为什么? 女孩把一箱报刊搬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__________________ 司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汽车还是纹丝不动____________________ 运动员踢了足球一下,球在草地上滚动了一段距离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六: 如图所示,在平地上,用50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00N的箱子,前进了10,推箱子的小朋友做了多少功?,他做了多少功? 活动七: 重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作用时,由A移动到B,又移动到c,如图所示。已知AB段较粗糙,Bc段较光滑,且Bc=2AB。设拉力F在A→B的过程中做功1,在B→c的过程中做功2,则关于1、2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2=l::2=1:2 :2=2:,不好判断大小关系活动八: 完成课后作业:1、2、3。注意计算时单位要用统一的国际单位。《》,用力F提水桶:①由井底提起H高度;②提着水桶不动;③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s;④爬上长为L、,力F对水桶有做功的是_________;若s>L>H>h,则做功最多的是_________.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他一定做了功 ,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对物体做功越多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
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苏科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