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开展绿色储粮工程, 确保国家储备粮安全.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开展绿色储粮工程确保国家储备粮安全
丁海滨1 周保林1 沙琰2
(1. 睢宁县国家粮食储备库;2. 睢宁县粮食局)
摘要分析了粮食储藏过程中存在的影响食品安全因素,阐述了开展绿色储粮的重要性。为确保中国粮食储备安全,应该重点研究开发和推广绿色储粮技术。
关键词绿色储粮储备粮安全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基础,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广大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吃得饱、吃得好,转而追求吃得安全、吃得健康。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的绿色食品(粮食)[1]已成为现代人追求的现代时尚就是例证。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对于食品安全[2]的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起所需要的食品”,这里的粮食安全应该包括足够的数量、粮食储藏中的数量的不减少和品质的不降低,还应包括粮食流通和粮食储藏过程中的设施、环境及人员卫生的安全。
国家为了防止因粮食生产变化给粮食市场带来的波动,应付各类突发性事件的发生,以确保城乡人民吃饭不出现大的危机,专门建立了粮食储备制度。要适应中国加入WTO以后粮食流通的新形势、新特点,必须开发和推广中国的绿色生产、流通和消费工程。不言而喻,包括绿色储粮工程。绿色储粮工程为绿色农业的后续工程,在实施粮食安全中所起的作用与粮食生产和加工一样,也是十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
1 粮食储藏过程中存在的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
粮食生产过程中受到污染,致使国家储备粮库收购的原粮含有毒有害物质
粮食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是自然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1)自然环境的污染:随着农药的使用,使我国农田的农药污染达930万公顷,镉、砷等重金属污染近2000万公顷,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5,随着“三废”的不断排放,环境污染也在不断加剧,有毒有害物质流进水源、渗入土壤、散进大气,农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遭受破坏,扰乱、危害粮食作物的正常生长,轻者影响粮食的产量、质量,重者致使收获的粮食无法食用[3];(2)粮食作物的种植管理缺乏科学性:在粮食作物田间种植期间,过量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如甲胺磷等。如果国家储备粮库收购的是含有这些有毒有害的物质的原粮,食品安全也就无法得到保证。
粮食储藏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粮食储藏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有熏蒸剂残留和霉菌及其产生的霉菌毒素的污染。(1)粮食在储藏过程中,很容易滋生昆虫,蛀食粮食,一般需使用磷化氢等熏蒸剂杀虫,因使用方法上的不科学、不合理,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致使药效下降,用药量和用药次数不断增加,早以超过了
“一年只能熏蒸一次”的部颁操作规程的界限,造成磷化氢等到熏蒸杀虫剂在粮食上的大量残留。研究表明人类或牲畜如长期进食磷化氢自理的粮食,磷化氢就会通过食物链或生物浓缩效应在人体内形成一定数量的残留,并引起慢性中毒,,在磷化氢等储粮杀虫剂的应用过程中,由于泄漏和反应后的残渣残液处理不当,还会对大气、土壤及水源等环境的污染[4];(2)在我国湿热地区,粮食易滋生霉菌,导致粮食霉变,造成粮食数量损失、质量下降及品质劣变,其中一些产毒霉菌还会霉菌毒素污染粮食。这些毒素会使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还有致癌作用[5]。畜禽也可能因食用被污染的粮食而使霉菌毒素进入其乳、蛋中,从而使霉菌毒素再次进入食物链中,对人类的

开展绿色储粮工程, 确保国家储备粮安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iros00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