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环境风险评价……………………………….215
第一节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215
第二节环境风险评价的技术方法…………………………….………...217
第三节环境风险识别……………………………………………………………222
第四节环境风险管理……………………………………………………………233
复习与思考题…………………………………………………………………………..240
第
九
章环境风险评价
【知识目标】
了解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
了解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方法。
了解风险防护措施及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
【能力目标】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的编制。
第一节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
工业化、社会化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其背后的不可避免地蕴藏着各种各样的环境风险。在世界上已经发生了多起环境风险事故。1980 年美国联合碳化吴公司在印度的博帕尔农药厂发生的甲基异氰酸泄漏事故最具有典型性,该事件中直接导致2 000 多人死亡、50 000 人失明、20 多万人受伤。随着认识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步开始关注环境风险问题,并开始进行环境风险评价。
一、环境风险的基本概念
(一) 风险
风险一般指遭受损失、损伤或毁坏的可能性, 或者说发生人们不希望出现的后果的可能性。它存在于人的一切活动中,不同的活动会带来不同性质的风险, 如经常遇到的灾害风险、工程风险、投资风险、健康风险、污染风险、决策风险等。
风险通常用在一定时期内产生有害事件的概率与有害事件后果的乘积表示。也就是说,风险是危险、危害事故发生可能性与危险、危害事故所造成损伤的严重程度的综合度量。
(二) 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事故对环境(或健康)的危害程度,用风险值R表征,其定义为事故发生概率P与事故造成的环境(或健康)后果C的乘积,用R表示,即:
R[危害/单位时间]=p[事故/单位时间]×[危害/事故]
环境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和危害性。不确定性是指人们对事件发生的概率、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等事先难以准确预计;危害性是指风险事件对其承受者所造成的损伤或危害,包括人身健康、经济财产、社会福利和生态系统带来的损失或危害。
环境风险分布广泛,复杂多样。按其成因分为化学风险、物理风险和自然灾害引发的风险。化学风险是指对人类、动植物能产生毒害或不利作用的化学物品的排放、泄漏或易燃易爆物品的泄漏而引发的风险;物理风险是指机械设备或机械结构的故障所引发的风险;自然灾害引发的风险是指地震、火山、洪水、台风、滑坡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各种风险。
按危害性事故承受的对象,风险分为人群风险、设备风险和生态风险。人群风险是指危害事件致人病、伤、死、残等损失的概率;设备风险是指危害事件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依托设施,如水库大坝、房屋、桥梁等造成破坏的概率;生态风险是指危害事件对生态系统中某些要素或生态系统本身造成破坏的概率,如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的减少或灭绝,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异等。
(三) 环境风险评价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的界定,环境风险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发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提出合理可进行的防范、应急措施与减缓措施。
二、环境风险评价的发展过程
国际是那个环境风险评价研究首先开始于核电站系统,至20世纪70年代逐步完善起来。80 年代联合国通过环境规划制定了“地区性紧急事故的意识和防备”;1987年欧共体通过立法,规定对可能发生化学事危险的工厂进行环境风险评价;与此同时,美国也作出规定讲环境风险评价正式列为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个组成部分;1990 年亚洲开发银行正式颁布了《环境风险管理》。
在我国环境风险评价起步虽然相对较晚,但环境保护十分重视环境风险防范,早在1990 年就颁布了第057 号文,要求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进行环境风险评价。自此,环境风险评价逐渐成为我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部分。
为了规范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提高其有效性和实用性,使之能更有效的防范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4 年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基本原则、内容、程序和方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事故也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特别是2005 年11 月发生的“松花江污染”事件,再次就环境风险问题向人们敲响警钟。环境风险评价的重要性再次凸显出来,环境保护部就环境风险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环境风险评价的目
第九章环境风险评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