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案例——SPSS因子分析基于因子分析的宜昌与中西部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1引言随着武汉城市圈被国家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后,湖北省11个地级城市有5个进入“8+1”城市圈,享受着“两型社会”实验区和中部崛起双重政策扶持,今后一段时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作为发展基础比较好的宜昌市,在目前的大环境下,要争当省内同类城市第一,走在中西部城市的前列,迫切需要客观、准确地评价宜昌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探寻中西部城市间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以及形成差异的内在原因,拟定适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各项对策。本文在对比样本城市选择的基础上,利用反映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指标体系,借助SPSS软件因子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探讨宜昌城市如何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湖南、江西、安徽、河南、山西六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重庆市十二个省市自治区。中西部共有地级以上城市166个,其中有17个省会城市和1个直辖市,148个地级市。为了增加城市之间的可比性,以对比城市宜昌市作参照系,地级市中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在700万元以上作为样本城市(宜昌市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为820万元),共有20个城市分布于6个省市自治区,具体见表1:表1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700万元以上的中西部地区地级城市区域省份城市中部地区湖北宜昌市襄樊市湖南岳阳市常德市衡阳市株洲市江西赣州市河南洛阳市南阳市平顶山市、安阳市新乡市焦作市、许昌市商丘市周口市西部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桂林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鄂尔多斯市资料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朱红根等(2005)用国内生产总值、海关进出口总额等14个指标对江西省各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陈晓林(2007)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等14个指标构成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颜丙胜等(2007)认为城市经济实力评价指标应包括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等在内的13项统计指标,张旭亮(2009)认为城市群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应涵盖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由人均图书、城市化水平等20项指标组成。依照合理性、综合性、可比性原则,在吸收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选择地区生产总值X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X3、社会商品零售总额X4、人均城市道路面积X5、人均绿地面积X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7、第三产业占GDP比重X8共8个指标构成中西部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样本城市各评价指标的数据如下:表22007年中西部城市8项评价指标原始数据单位:万元城市地区生产总值(亿元)X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X3社会商品零售总额X4人均城市道路面积(m2)X5人均绿地面积(m2)X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7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统计学案例——SPSS因子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