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也是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和技术中心。统治机构(宫廷、官署)(1).城市初生期(原始社会晚期和夏商周)以集体防御为目的夯土筑城技术原始城区功能布置散漫(2).里坊制确立期(春秋至汉)城市规模扩大,封建统治者为了有效管理和统治集团安全,居住区以“里”为单位,设里门吏卒管理;商业和手工业限定在“市”里,设市门市令管理;全城宵禁统治者占据最有利位置,围以城墙。汉代,只有“万户”侯才能直接面街设门。(3).里坊制极盛期(相当于三国至唐)曹魏都城开创了一中布局规则严整、功能分区明确的里仿制城市布局见图2-2各功能要素区划明确,城内交通方便,城市面貌壮观。唐长安为典范见后(4).开放式街市期(宋以后)(1)历朝都城建设重视勘测地质、水文,选派亲信大臣选址。尤其重视水源问题,一是饮用水,一是漕运。(2)“筑成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内之为城,城外为之郭”宫城(大内,紫禁城);皇城或内城;外城(郭)(3)城市道路系统绝大多数采取以南北向为主的方格网布置(4)城市居民的娱乐场所,从南北朝到唐代多依靠佛教寺院以及郊区的风景区,两宋出现“瓦肆”,金元“戏台”成为一种建筑类型。(5)重视都城绿化北方槐、柳,南方槐、榆(6)城市防火问题的处理。北宋设负责夜间巡逻的军巡铺,设望火楼观察,驻军灭火。(7)重视城市排水清污宫城。(杨坚曾任大兴公)(1)汗古城破败,地下水盐碱不宜饮用,开皇二年(582年)选址汉长安旧城东南龙首山之南重建(2)先宫城,次皇城,最后外廓罗城。(3)官府集中在皇城内,与居民分开,功能分区明确(4)109个里坊,2个市,城内街道宽直。(5)闹市集中在东北角,城南四排里坊很冷清,各王子在此居住。,但主要宫殿移到东北城郊大明宫,随着整个政治中心的迁移,城市中心移到东面。,太宗为李渊在城东北苑内龙首原高地上建造大明宫,作为夏天避暑之用。高宗662年大建大明宫,迁居于此,称为东内,太极宫改为西内,成为备用的清闲之所。,只有宰相府到大明宫前面这一段路面铺设沙子,称为沙堤。。唐长安城109里坊禁苑贞观八年太宗建高宗大建,迁居200m大建国际贸易中心150m
第二章 城市建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