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这几年,济阳县汪桥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民营经济全市驰名,农村村落社区建设全省有声,与外商合资兴办的全县第一流中学——济阳三中已喜迎新生入学,集镇日益繁荣,街道楼房拔地而起,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自来水、有线电视、高档家俱进入了平常人家。汪桥在短短几年内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人们赞叹不已。只有时时处处牢记自己的职责,切实担负好稳定一方,带富一方的责任,才能无愧于组织的信任,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1999年,年仅36岁的王阳明从县机关调任汪桥乡党委书记。为早日理清工作思路,放下行李的他顾不上调整从县城下乡的种种不适,扑下身子进村入户,短短二个月走访农户200余户,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40余个。结合实际,他在乡人大会上提出的“农业稳乡、林业兴乡、流通强乡、工业富乡”的发展思路,得到了代表的一致肯定。思路决定之后,干部是决定因素。王阳明始终锁定农民增收目标紧抓乡村干部队伍建设不放松。他大胆启用一批经验丰富,年轻有为的人担任村干部,积极培养他们加入党组织,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在他的直接帮扶下,古岭村支部书记、乡人大代表王寿全牵头创办300亩大棚蔬菜示范基地,带动52户农户致富。在王阳明的带领下,全乡360余名党员、干部、县乡人大代表在种植、养殖、个体私营经济等方面大显身手,共创办“双带”基地26个,受益群众3200余人。近几年乡党委连年评为“六好”乡党委,~年被市委评为“亲民为民富民”好班子,全乡80%的村党支部被市、县评为“五好”村支部。“漠视群众的疾苦决不是一名称职的干部,更不是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他时常用这句话教育身边的人。~年夏,干旱困扰着全乡3万余名农民的农业生产、生活。整整2个月他日夜奋战在抗旱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组织劳力疏通抗旱渠道30余公里,修复机站28座,确保了全乡人畜饮水安全和2万亩早稻丰收。为解决全乡偏远村委会群众出行难问题,几年来多方筹集资金150万元,修建村级公路30余公里,实现了全乡村村通公路的目标。他一直做到情倾贫困群众,多年一贯地资助酒坊村孤儿阳道志上学,同时还经常到五保、贫困户家中嘘寒问暖。“跳出农民抓农业,跳出农业抓农村”是他多年来探索解决“三农”问题得出的结论。因此在工作中他始终把城镇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农村发展的“牛鼻子”突出抓好。为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步伐,王阳明经过多方论证,在与县、乡人大代表一起多次召开群众座谈会的基础上,下定决心建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的龙头大集镇。在他的领导下,短短三年,一个服务功能齐全,基础设施配套,具有一定辐射和集聚功能的新兴大集镇在原来的光秃丘岭上顺利建成。通过不断提升集镇的品位和服务功能,个体私营经济户发展到186户,私营企业达8家,集镇居民达6000余人。通过招商引资促进农业产业化、农业近工化、工业规模化是他的得意之笔。王阳明在全乡提出了“人人都是招商环境,招商无小事”的理念,在全乡形成了改善形象广招商的氛围。几年来,他先后三次远赴浙江,动员400余位客商到乡参观考察,共有40余位客商投资8000余万元在汪桥“安家落户”,为全乡经济的繁荣注入了活力。为了更好地履行人大代表职责,他不断地学习人大业务知识,在密切联系选民,征询~的基础上认真帮助选民和县、乡代表排忧解难。据不完全统计,~年王阳明共为选民解决各种问题34件,被群众誉为“贴心”代表。看着他近年来荣获的一摞摞荣誉证书,想起几年来汪桥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深信,汪桥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color:#333333;}**,男,1973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专科学历。1995年毕业于**师专,现任**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勤务一大队交宣股股长。**大学毕业后即被**市公安局录用为人民警察。工作后,他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交通管理一线去站岗,立志献身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工作中,他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志坚定,训练刻苦,大胆实践,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敢于捍卫法律的尊严,在各个岗位都有突出表现。1996年-1998年,**连续3次被评为**市公安局优秀共青团员,1999年被评选为**省优秀交通警察,XX年被评为**市十佳交警,XX年被**市公安局嘉奖2次,XX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刚开始做交警时,我觉得这工作太平淡了!交警处理的是人民内部矛盾,我从小的愿望,可是一个人端着枪,风风火火去抓贼啊!”**,1995年毕业于**师专,当年被**市公安局录用为人民警察,在**市交警支队城区大队一中队工作。和任何一名普通交警一样,从进单位的第一天起,胸怀壮志的**,每天就只能站在马路上站岗执勤,但是这个平凡的岗位,11年后竟让他恋恋不舍。曾被围着岗骂
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