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力不断崛起,周边国家也越来越忌惮中国。伴随而来就是中国国土边境不断遭到各国骚扰。所以,有人说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有人说我们在国际上没有真正的朋友。今天的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仍旧不容乐观。2015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至少面临大国关系的变动、海上争端的管控、“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进入攻坚期三大挑战。关键词:周边挑战动荡2014年的简要分析2014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主要大国关系呈现不同特点:一是中美关系竞争性的一面凸显;二是中日关系持续处于“冰河期”,虽然年底双方的四点原则共识,但是两国结构性矛盾短期内难以解决;三是俄罗斯被迫转向亚太,加快与中国的战略协调与合作;四是印度新政府对华实行经济合作、战略平衡的双轨政策,中印合作关系稳定而有限度。而海上安全仍然是周边形势的聚焦点。一方面,钓鱼岛处于中日对峙的僵局,黄海海域中韩出现低烈度的渔业执法纠纷,南海摩擦多方位爆发,这些共同构成影响地区安全的最主要因素。另一方面,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有关地区安全、尤其是海上安全的一系列新观念的提出、新协议的签署以及新共识的达成,都开始为中国构建新的海洋秩序奠定基础,丰富内容。在2014年里,中国面临多个周边的第一的原则,对于多数国家的无礼行为,我们大多采取谴责的手段,甚至于忍让。这也表现了我们优良的传统美德。但我个人认为,随着我们国力强盛,我们的声音将在国际舞台更加有力。对于有些小国过于无力的行为,我们应该表现的更加积极和主动。维护我们的国家的尊严与荣誉不轻易受到侵犯。2015年的形势分析根据种种的情况看来,在2015年里,我国周边安全会面临三大挑战:第一,大国关系的变动。奥巴马政府不会放弃在实施“亚太再平衡”的过程中继续加强对华防范、竞争、遏制的一手。美日澳在布里斯班举行三边首脑会议、美军提出“防卫创新倡议”已能说明问题。中美关系将继续在既合作又竞争、既对话又摩擦的轨道上滑行,双边竞争性的一面更加突出。如何应对中美分歧、同时避免双边关系被第三方所“绑架”,仍是中美关系的主要议题。虽然中日达成“四点共识”,但是两国关系转圜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安倍继续强势执政,有可能加紧推进政治右倾和防卫解套,加之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这也增加了中日处理双边关系的复杂性和压力,中日关系不排除波澜再起。随着乌克兰东部局势重陷危机,美俄、欧俄关系再度紧张。全世界是否不得不在美俄之间选边站对?中国是否还能够保持“适度超脱”,利用战略机遇期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仍然存在很大变数。第二,海上争端的管控。周边各国在管控海上争议方面采取了一些危机预防机制,但是整个海上争端态势并没有得到缓解。在南海问题上,越南、菲律宾是否会收敛挑衅态度,马来西亚又会如何利用东盟轮值主席国的身份提出新议程,都不容乐观。中稳定大局考验中国周边外交。推进南海海上合作和行为准则的磋商自然有助于稳定南海局势,但这在某种程度上比确定“双轨思路”困难。第三,“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进入攻坚期。2015年是“一带一路”战略推进的关键期,从目前来看,至少面临四方面的挑战:一是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战略意图有怀疑;二是大国博弈,一些大国出于担心“一带一路”与自己在本地区的影响力构成挑战,不仅自己排斥“一带一路”倡议,而且设法加以遏制。三是
中国周边的安全形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