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迷恋《王者荣耀》的危害家长不得不引起重视润禾说各位家长,当您在为孩子沉迷游戏而发愁的时候,您有没有想过,当孩子沉迷游戏,他在“迷”什么?手机游戏为啥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据《广州日报》报道,一位心理医生妈妈也遭遇了儿子酷爱手机游戏这一难题。“敌军还有5秒到达战场……”如今,这句从《王者荣耀》中衍生出的游戏术语,41岁的心理医生王晓丽也能信手拈来。她从事心理咨询治疗十多年,经手过大量游戏成瘾的青少年,她原以为自己已深谙治疗游戏成瘾之道,不过,近期她发现自家10岁的孩子对这款游戏入了迷,为了搞清楚游戏的吸引力,这位母亲自己也开始成为“陪玩”,并尝试找出预防沉迷之道。这位心理医生找出的方法是啥?她从心理学角度是怎么“解毒”手机游戏的?也许这些经验呀,对您家的孩子,也管用呢!心理医生妈妈“解毒”爆款手游妈妈深度陪玩王者荣耀“有什么好玩的,我也来试试。”起初,作为心理医生的王晓丽只是好奇10岁的儿子不知从何时开始,天天口中挂的都是《王者荣耀》。“打野!”“补刀!”“小心偷袭!”听着这些似懂非懂的游戏术语,她几乎懵了,开局不久就被秒杀,没想到却换来儿子的“白眼”,”这激起了王晓丽的挑战欲,她收起母亲的架子,“拜托”儿子再教教她,渐渐地,她发现这款游戏的确有自身的魅力。在她看来,所有网络游戏都是一个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话题,而依托着微信和QQ两大平台的《王者荣耀》更加占据着社交渠道的主动权。“这两大平台本身用户量就非常大,即使是成年人,大家聚在一块,如果唯独你不会玩,就会参与不进去,变成多余的旁观者。” 培养儿子遵守游戏时间王晓丽说,自己的儿子今年小学四年级,和同龄人一样,孩子身边的很多同学都玩《王者荣耀》,“所以孩子经常就嚷嚷着要玩游戏,对家长来说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为此,她特意给孩子设立了一套玩游戏的管理办法——用孩子的表现积分来兑换游戏时间。儿子年纪小,没有买手机,父母规定儿子每周五可以玩1小时,周六可以玩3小时,平时上课时间绝不能玩。“这些属于每周基准的游戏时间。”这些时间要根据儿子的表现的变化而定,比如周五完成不了作业,那周六玩游戏的时间相应就会减少。王晓丽说,要培养儿子尊重规则,更要让他学会自己选择,“比如这次期末考,我说如果有3科95分以上,暑假每天的游戏时间就由你自己安排。”她说,让儿子自己安排,也是让儿子自己做出抉择,如果他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学业),就能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游戏)。结果,这次的期末考试小孩只有2科达到95分,“所以他就没有选择权了,由我来规定他每天玩游戏的时间,这样说清楚孩子还是接受的。” 父母要以身作则严律己王晓丽说,其实孩子从小就喜欢玩游戏,但会否沉溺还是看父母的教育。她坦言比起看到孩子沉迷游戏而去责骂,更有效的办法是家长玩的时候陪孩子一起玩,不玩的时候就以身作则。她说,自己对于防止孩子沉迷很有信心,“现在他也知道自己必须先完成分内事才能在空余时间玩游戏了。”她说,即使等孩子长大了有了手机有了钱,相信他也不会沉溺于游戏世界乃至为此乱花钱,“因为我们从小就让他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懂得尊重规矩,知道分辨现实与虚幻”。她说,自己的方法未必就是绝对正确的,但相比很多家长单纯用一刀切的方法禁止孩子玩游戏,这样的方法或许更加有效。为什么手机游戏如此吸引孩子?因为游戏有很强的回应性,可以满足孩子的内心渴望。几乎所有的游戏,哪怕是低龄游戏
孩子迷恋《王者荣耀》的危害 家长不得不引起重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