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适合本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
(管理学院管理系工商管理专业叶旭康)
(学号:2000043055)
内容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不仅具有管理中的软约束作用,更具有引导和发散
员工行为的作用。笔者针对现在中国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普遍存在的误区,通过从企业文化
的本质及影响其建设的重要因素出发,着重分析了员工、顾客这两个对企业文化建设过程具
有极大影响力的因素,提出了如何建设适合本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企业文化;认同度;客户关系;执行力
教师点评:企业文化的建设是涉及员工、客户、股东等相关利益者的系统工程,特别是
在前两者上面应倾注更多精力。论文抓住员工的认同度、客户关系和执行力这三大影响企业
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切入点准确,思路较清晰;论点明确,提出的措施有较强的实用性;
语言较为简洁流畅。不足之处:案例与材料不够丰富,内容详略安排略欠合理。(指导教师:
陈淑妮副教授)
一、企业文化概述
文化现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的主要见证。广义的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
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作为“亚
文化”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文化是商品经济和市
场经济的产物,符合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体现企业的竞争实务、竞争精神和整体形象。所
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经营管理哲学,企业面对所处的社会和商业环境,在长期的生产经营
活动中,形成全体员工所接受和认同信守的、为争取事业成功的一套非正式规则。它表明企
业奉行何种管理哲学,以及企业通过管理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是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
之一。企业文化意味着一个公司的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也就是公司员工活动和行为的规范。
现实的管理当中我们往往重视制度管理,当然制度建设是最直接、也是见效最显著的
一种手段。然而,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只有文化理念约束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这是一
种无形胜有形的管理方式。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不仅具有管理中的软约束作用,更具有
引导和发散员工行为的作用。企业文化是以员工为载体而存在的,来自不同环境中的员工之
间存在利益和文化理念上的认知差距,因此化解文化差异、统一的认知理念,实现各方利益
的协调,最终满足员工物质上和精神的需求就显得必要且迫切。
企业文化表面看是虚的,但它是企业经营的灵魂,它能激发人们自觉地创造性地从事
经营活动,丰富企业物质财富。反之,企业仅有丰富的物质财富而没有良好的文化作保证不
仅不能实现企业增值,甚至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负面效应。
因此,现代企业既是人们工作的场所,又是人们生活的场所。在人的一生中,工作占
据了人们生活中近 1/3 的时间,人们有理由希望工作本身具有意义,希望在工作中实现自己
的价值,并且希望这种意义和价值能够以某种价值观和标准来判断。因此企业文化虽然带有
一定的功利因素,却是人类不可少的社会目标。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几个误区
企业为什么要进行企业文化塑造?如果把这作为一个问题去问管理界朋友,我相信他
们一定会迅速的给出很多回答,但在实践中却存在很多误区。
某著名调查机构针对国内企业关于企业文化塑造的目的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企
1
业对企业文化塑造的初衷主要有以下几项:
大多数的企业塑造企业文化的目的是为了公司形象和品牌形象,这些企业一般在进行
企业文化工作之前就会让人们知道他要做企业文化了,并且其企业文化工作本身也大都是为
了公司宣传所需要。
有一部分企业塑造企业文化的目的是灌输企业领导或是上级的指示,在这些企业中,
企业文化工作主要就是宣传领导本人和领导观点,甚至把吹捧领导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
工作。还有一部分企业塑造企业文化就是为了跟风,因为大家都在做,且还是美国、日本传
过来的理论,多少应有些好处吧,凭什么我们不做,至于目的作用什么的,就不用去多考虑
了。还有极少一部分企业是为了企业的长期发展,这些企业的立意比较高,他们也不刻意
的去强调企业家的作用,强调的是创新、持续经营和团队精神。
可以说,中国企业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里,在企业文化塑造方面作了很多有意义的探
索,但在企业文化塑造的成功案例却不是很多,我们很多企业在兴旺的时候把企业文化当作
口头禅,而一旦遭遇危机,却又发现,企业最缺乏的恰恰是企业文化。有的企业也确立了冠
冕堂皇的价值理念体系,但一旦认真起来,就不难发现这些企业口是心非,比如说的是如何
真诚、如何以人为本、如何顾客至上,却做着有损顾客和员工的事情。有的企业几乎把企业
家吹捧为神,将企业命运系于一人之身,是以一旦企业家出事,整个企业也就一蹶不振了。
建设适合本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