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激励视角的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分析
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工商管理专业李康恩
学号:2002041183
【摘要】管理层收购(MBO)在西方兴起主要是解决经理人代理成本、信息不对称等
问题。除西方研究常用的公司治理角度外,MBO 也是企业激励的一种机制。本论文主要从管
理激励角度,结合我国国有企业实施MBO 的转型经济体制背景,对国有企业实施MBO 过程中
出现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从管理激励视角提出了我国国有企业实行 MBO
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管理层收购;国有企业;激励视角
【教师点评】该论文采用了不同于代理理论视角的一个新视角即管理激励来研究我
国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收购问题,阐述了管理激励视角的我国国有企业MBO 的成效和不足,并
从管理激励视角提出了未来改善我国国有企业 MBO 的一些建议。选题有较好实践指导意义并
有一定难度,论文思路清晰,内容完整,论证过程正确,语言简练,写作认真规范,论文的
分析和建议有一定深度和自己独立思考,难能可贵。该论文达到本科毕业论文要求。
(点评教师:林梅副教授)
Analysis of MBO in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from Incentive Perspective
Li Kange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Dept. of Business Management,
School of Management
Student Number: 2002041183
Supervisor: Associate Professor Lin Mei
【 Abstract 】 MBO(Management Buy-outs) emerged in western countries to solve
problems such as agency costs and asymmetric information. Besides the perspective of
corporation governance employed by western researchers, MBO is also an incentive mechanism.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difficulties and causes of MBO in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from incentive perspective. Then it raises
some countermeasures aiming to improve the effects of MBO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Key words】MBO, state-owned enterprise, incentive perspective
1
前言
MBO 无疑是我国有企业改革现阶段最为热门的一个话题,而MBO 在我国真正实践也只有
屈指可数的几年时间而已。1999 年 5 月,由四通集团职工持股会控股的四通投资购买了四
通集团持有的香港四通 %的股权,完成了中国第一例 MBO。而 2001 年 3 月,宇通客车总
经理汤玉祥与 22 个自然人一起,共同设立新公司间接控股了宇通客车,被认为是国有企业
探索实施 MBO 的最早案例。由于 MBO 在中国是一项新生事物,在操作过程中还有很多可行性
及改善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
MBO 在西方是一种资本运作方法,曾在西方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例如英国 1979 年撒切尔夫人执政后,大力推行的“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造”曾借助于 MBO 方
式来进行。有目共睹的例子还有俄罗斯,通过 MBO,俄罗斯实际价值超过 1 万亿美元的 500
家大型国有企业,只卖了 72 亿美元。与英国国有企业 MBO 不同,英国由于立法健全、政府
奉公、民众监督到位、尊重市场规律,其国有企业MBO 的结果很健康,顺利达到了预期目标。
但俄罗斯由于不具备英国的法治环境、社会监督、人文观念(主要指市场等价交换的观念)
等条件,其国有企业 MBO 的结果是权力腐败及“官僚瓜分国有企业大蛋糕”。剧变之后,国
有资产原来谁在管理就归谁占有,结果出现了“官僚私有化”和“官僚资本主义”。结果,
管理激励视角的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