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利率调控手段
对股市影响弱化的原因
许国莹
(经济学院金融系)
1993 年 5 月 15 日和 1993 年 7 月 11 日,由于“股票热”、“房地产热”等一系列过热现
象引发了经济发展过热问题,为配合国务院实施以治理通涨为主要任务的宏观紧缩调控,中
国人民银行连续两次提高存贷款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从原来的 %分别提高到 %和
%。经过三年的宏观调控,我国经济于 1996 年实现了“软着陆”,通货膨胀得到了有
效控制。为了启动新一轮经济发展周期,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
康发展,其中一项就是降息。然而随着 1997 年下半年引发的亚洲金融危机造成了世界经济
不景气,危机的负面效应至 98 年影响到我国经济,世界市场需求衰退影响了我国出口,以
及 98 年夏季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破坏,从而影响我国经济高速增长。
由于世界经济不景气,世界市场需求不足,使我国在扩大出口需求方面困难重重,从而需要
把重点放到扩大内需上来。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刺激人们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中国人民
银行于 1998 年再次连续 3 次降息。股市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民
经济的发展状况。然而连续降息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作用不大,反映在股市上,并未给人们
带来惊喜,换一句话说,降息对股市影响不大。本文将从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股票市场的
发展状况以及人民大众等方面入手,对近年来利率调控手段对股市影响弱化的原因进行简单
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近三年利率变动对股市影响追踪
利率调控手段作为国家调节和控制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间接调节市场货
币供求,从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利率作为借贷资金的价格,其变化将会对社会投资与消费
产生很大的影响。就一般情况而言,利率下降,意味着资金的价格下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
人们就会增加对资金的使用,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就表现为扩大投资,增加消费;反之亦然。
而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股市的涨跌与发展前景反映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景气情况。股
市的发展大趋势是向上还是向下,反映了当时国民经济的发展是繁荣还是衰退。可以说,股
市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是,窥一斑可知全豹。那么,影响股市变动的因素有哪些呢?其实,影
响股市变动的因素有基本因素,也有技术因素。具体而言,上市公司盈利与其分配政策、经
济发展的周期变动、金融与财政税收政策、通货膨胀率以及政治与社会情况等都对股市产生
很大的影响,而对于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其对股市的影响不容忽视。姑且不论其他因素,就
单一因素而言,作为金融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率调控手段对股市,或者说,对国民
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利率调控手段对股市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对股票交易价格的影响。就一
般规律而言,股价变动决定于预期股息额与银行利率(一年期)之比,他们之间存在着这样一
种关系:
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额/利息率,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利率上升,将会使股价下跌;调低利率,股价随之上涨。
利率作为借贷资金的价格,利率调整实际上是一种利益分配关系的调整。1993 年中国
人民银行曾两次调高利率,当时主要是为了抑制通胀,经过三年调整期,实
浅析利率调控手段对股市影响弱化的原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