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民为先永葆先进性 万事民为先永葆先进性万事民为先”是我们党优秀领导干部的人生格言;永葆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核心,是共产党人的固有本色。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等时代先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诠释了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要求——“万事民为先”。 一、在立德立行上坚持“民为先”,树立清醒的权力观 清醒的权力观要求共产党人的道德修养、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必须坚持权用于民,情系于民,利向于民。一要用权为民。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的本质是责任。江泽民同志一再告诫我们,要经常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当做什么,将身后应该留点什么,就是要求我们正确对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永远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历史上曾经取得政权的各个阶级和各种政治力量,都重复着依靠人民取得政权,利用政权压迫民众,最后又被人民推翻政权的“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历史轮回。这些鲜活的教材告诉我们,用权为民,党的执政地位就会坚如磐石;用权压民,党的执政地位就是空中楼阁。二要系情于民。从毛泽东的“人民万岁”,到邓小平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从江泽民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到胡锦涛的“群众利益无小事”,无不显示出党与人民群众的深情厚意和我们所肩负的责任。要“亲民”,亲如鱼水,情同手足;要“忧”民,做到忧民之忧,愁民之愁;要“急民”,做到急民所急,解民之难。三要谋利予民。“德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利民”。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要真心实意,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利益,不仅要谋一时之利,更要谋长远之利;不仅要谋局部之利,更要谋全局之利;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 二、在决策决议上坚持“民为先”,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求在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必须坚持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要集中民智。在人民群众中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巨大的创造力,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意义。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越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要努力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要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防止决策的随意性,不断提高决策水平。要通过广泛集中民智,不断为改革发展稳定减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二要维护民权。要坚持在各项工作中维护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推进政治民主和社会民主建设。要大力支持各级人大组织代表广大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依法加强监督,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特点和优势,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围绕群众、反映民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等工作。要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警务公开、检务公开、审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保证群众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要切实抓好村民自治。要加强领导,加强组织,加强指导,确保第六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成功,保证基层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自治权。三要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要把更多的目光投向生活在社
万事民为先 永先进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