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预防接种人员培训.ppt南县乡村二级预防接种人员师资培训课件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1月第一阶段计划免疫前期(1950—1977年) 50年代,全国开展普种牛痘1959年,卫生部下发《关于加强预防接种工作的通知》1963年首次发布《预防接种工作实施办法》,逐步在全国开展BCG、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DPT和MV的预防接种工作。70年代,每年利用冬春季节在全国范围推行突击接种概述第二阶段计划免疫时期(1978—2000年)1974年WHO提出EPI概念:全球扩大免疫规划(EPI)提高接种率,扩大预防接种的人群逐步推广使用安全、有效的新疫苗,扩大使用疫苗的种类1978年正式提出并实施计划免疫1982年,颁布《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统一儿童计划免疫程序;开展冷链建设,社会动员和人员培训1988、1990、1995年分别实现了以省、县、乡为单位儿童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和麻疹疫苗接种率达到85%的普及儿童免疫目标第三阶段免疫规划时期(2000年—至今)2000年以后,计划免疫过渡为免疫规划,各地相继成立免疫规划科(所)2000年通过无脊髓灰质炎证实2001年,国务院颁发《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进一步明确计划免疫工作目标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要求以乡为单位儿童接种率达到90%;2002年,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04年,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颁布实施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制定传染病预防接种规划并组织实施。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实行免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儿童的监护人应当相互配合,保证儿童及时接受预防接种2005年3月24日国务院颁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同年6月1日实施2005年《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05年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2006年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管局《疫苗贮存和运输管理规范》2007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2008年五部委《关于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通知》文件2009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免疫规划取得的成就针对传染病发病大幅度下降。消灭了天花和脊灰野毒病例建立一支免疫预防专业队伍建立健全了冷链系统政府经费投入逐年加大工作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时期与国际社会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监测网络建设取得巨大发展国家免疫规划预防的疾病不断增多传染病控制成效显著连续多年保持无脊灰状态乙肝控制取得巨大进展十余年没有报告白喉发病其它传染病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下降99%麻疹、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四种传染病总发病率下降乙肝防治取得巨大进展1992年与2006年1~59岁调查人群HBsAg阳性率比较
南县预防接种人员培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