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及毫米和厘米的关系》教学设计.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及毫米和厘米的关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及毫米和厘米的关系》教学目标: 、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教学重难、点: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教学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米尺。学具准备: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揭示新课。 ,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动手测量验证。 ,该用什么来表示呢?是用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毫米。 “毫米的认识”。二、实践操作,动手测量数学书。 “1毫米”的表象。(1)指导学生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是多长。(2)引导学生用教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高。(3)引导学生测量时引出毫米。 “1毫米”有多长。(1)学生汇报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个小格。(2)课件展示: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3)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4)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到“毫米”作单位? 老师总结:长度或厚度为1毫米的物体有很多,如身份证的厚度、1分硬币的厚度、银行卡的厚度等。 :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老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10毫米=1厘米三、巩固练习。 。(1)师生共同探究测量的结果。(2)总结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 、2题。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 。五、教学板书

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及毫米和厘米的关系》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sqcpza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9-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