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集团组织结构的发展与变革
指导教师:王凤彬教授
第二小组:丛晓萌、魏晓彬、高祥振、唐旭、赵兴兵
1
一、历史背景介绍
联想集团是一家有着先进的经营管理思想的计算机及IT公司
柳传志是企业界的名人,被誉为中关村的教父
柳传志有许多企业经营管理思想:“贸工技”的产业化发展道路;“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的管理三要素;等等。
2
二、新闻背景介绍
2003年4月联想集团换标 Lenovo,预示着国际化进军的构想
2004年3月联想集团与国际奥委克签署全球合作伙伴协议,所谓TOP赞助计划,预示着国际化进军又迈进了一步
2004年3月28日联想集团总裁兼CEO杨元庆接受面对面王志的采访,其中,杨元庆谈到,2003年业绩比2001年和2002年下降了,2004年3月裁员5%,要进行战略调整和组织结构调整,以提高效率。
3
三、案例讨论题
1、请概述联想在各发展时期的组织结构特点及演变动因,分析各时期中层单位的自主权及与总部的关系?
4
发展阶段
发展时期
组织结构形式
组织结构特点
初创期
1984-1987
“平底快船”式的简单结构
1 没有权力等级的简单结构;
2 组织结构合理高效、统一;
3 对外面向市场,内部相对集中的组织思路。
成长期
1988-1992
“大船结构”的直线职能制
1 集中指挥、统一协调;
2 各业务部门实行经济承包合同制;
3 公司实行集体领导;
4 逐步实现制度管理。
大公司时期
1993-2000
“舰队结构”式的事业部制
1 基本业务经营单位(事业部)对产供销实行统一管理,享有经营决策权,财务支配权和人事管理权;
2 贯彻大财务的管理思想,总部实行统一财务管理。
分拆后时期
2001-至今
“航母结构”式的控股集团型
1 联想控股公司主要进行控股运营和筹划联想集成战略;
2 联想集团公司和联想神州数码有限公司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治理结构和运行规则。
5
组织结构演变的主要原因:
1 组织内部变化和规模发展;
2 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3 组织资源的有效应用和整合;
4 组织业务调整的需要;
5 组织战略调整的需要。
组织结构的调整
调整的主要两个原因
“平底快船”式的简单结构
“大船结构”的直线职能制
1 组织内部变化和规模发展;
2 组织资源的有效应用和整合。
“大船结构”的直线职能制
“舰队结构”式的事业部制
1 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2 组织资源的有效应用和整合。
“舰队结构”式的事业部制
“航母结构”式的控股集团型
1 组织业务调整的需要;
2 组织战略调整的需要。
6
企业生命周期: 克服成长危机的组织结构
领导危机
自主危机
文牍主义
战略调整
简单型
职能型
事业部
矩阵型
控股型
创业时期成长时期规范化时期协作时期分拆时期
7
1 资本层面的战略决策权
2 业务层面的战略决策权
3 具体产供销经营权
4 具体操作权
发展时期
总部的职权
中层的职权
初创期
1、2、3、4
成长期
1、2、3
4
大公司时期
1、2
3、4
分拆时期
1
2、3、4
8
小结:
1 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导致组织结构演变的几种原因所起作用的大小不一样;
2 随着公司的发展,组织结构演变,公司实行的是一个逐步放权的过程;
3 发展时期及相应的组织结构的划分是人为的,其实是一个连续的,渐变的过程;
4 作为公司的“硬件”,组织结构是至关重要的(企业文化是公司的“软件”) 。
9
2、你认为联想从2000年开始实行的矩阵模式是否会在“平台体制”下继续运行下去?
10
联想集团的组织结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