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企业互补性知识信息化生产积累效应超边际分析.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04 年第 10 期企业经济 N O 12004
总第 290 期 E N T E R P R IS E C O N O M Y S eriaN O 29 0
企业互补性知识信息化生产积累效应超边际分析
胡平波’,卢晓勇’,徐玉华’
( 1. 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南昌 330029;2. 南昌大学,江西南昌 330029)
【摘要1 以信息化为基础、知识生产经营为主要特征的企业,将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发展模式。
本文运用超边际理论,分析了信息化在促进企业成员互补性知识生产与积累方面的重要作用,指
出企业信息化是企业经营能力提高的强大动力。
[关键词] 信息化;互补性知识;超边际分析
[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 5024(2004)1- 008- 02
企业互补性知识生产积累是指在知识与信息共享劳动能力,因此,可以设定当A 和B 分工互补合作时
基础上,企业内部每位员工(或不同企业)在充分利用所产生的总效用总是要求平均分配,即UU6,并且
其它成员或(其他企业)已有知识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专企业通过内部分配制度可以实现这一条件。
业知识生产创新,并不断地把所有成员所创造的专业 2 . 模型表达式
知识积累起来,以供每位员工(或企业)在各自专业知设 yy2分别为A ,B 生产产品Y 的数量,x,,x2分
识方面的进一步创新需要,由此形成了高度相互依存、别为A ,B 生产产品X 的数量,L,、与L,,分别表示A 生
相互发展的互补性知识生产积累关系体系,其有机结产产品X 与产品Y 的有效劳动时间花费量,L2:与L2r
合体系是竞争对手买不到的、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被分别表示 B 生产产品X 与产品 Y 的有效劳动时间花
模仿的核心能力。这对于我国企业来说是非常有借鉴费量。当A 与B 进行分工互补合作时,两人存在产品
意义的。的内部交换现象,并设企业确定产品X 与产品Y 的内
一、互补性知识生产分工合作的超边际分析部交换比价为PPr,、与yo分别表示产品X 与产品
Y 的交换量。
1 . 经济系统的假设 1 )对A 而言,其决策模模型为:
为了简化分析过程,下面就以企业内部成员互补 1 )
M ax U A = Y,+ Yo
性知识合作生产方面入手分析(企业之间的互补性知 2 )
5 . t : X l 二 V 1.
识合作问题可以类似分析)。设企业只有两个员工: A ( 3 )
Y , = [(x,一xo)L,y]a
和B 。两人都有生产产品X 与产品Y 的知识,且生产的( 4 )
L,,+ L y= 1
专业化经济效率相等,但产品X 不能单独使用,是最( 5 )
Pxxo= pyyo
终产品Y 的中间产品。两人可以各自生产产品X 与产
下面就模型经济意义进行说明:
品Y ,也可以分工合作共同生产。如果分工互补合作, 式(1)表示 A 的效用是通过自己生产产品Y 的数
则两人之间要进行信息交流,设m 表示两人有效信息量Y,与B 供给的产品Y 的数量Y。的和的最优化来实
交流量,且与两人之间的专业化经济效率无关,其最低现。式(2)表示A 生产产品X 的生产函数,其中

企业互补性知识信息化生产积累效应超边际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