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_______课时课题8《短文两篇<日><月>》☆学习目标1、分析“日”“月”的特点,理解其象征义。2、理解作者的人生追求。3、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备注☆自主学习,思考问题【轻松预习】一、词语积累飞蛾扑火: 夸父逐日:二、巴金:原名 ,四川成都人,现当代著名 ,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 ;《爱情三部曲》 ;散文集 。三、背景介绍:这两篇作品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40-1941年间,其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被屠杀侵淫。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的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 四、课文初读:1、结合文章的写作年代分析,“日”象征了什么? 2、表现作者理想中的人格的句子是: 3、“月”在文中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请你摘录文中的有关语句。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课堂导学】一、交流预习部分的内容,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的感情: 朗读时的语调、语速(举例说明):备注 二、讨论:1、飞蛾扑火、夸父逐日的相同点是什么? 2、作者借飞蛾扑火表达了怎样的人生追求? 3、“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作者借嫦娥奔月的故事表达了怎样的人生追求? 三、总结:托物言志在本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拓展延伸1、无数人咏叹过太阳和月亮,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诗篇,请你各写出两句。 2、续写句子。绿色推开了春天的门,雷雨推开了夏天的门,(______ _ ___),( _ _ _____________)。我的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浪之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