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居安思危筑牢保密防线——《保密法》讲座
2
中国有着浓厚的保密传统,保密文化兴盛。
秘密是指自然界的秘密或不可解释之事。
“天机不可泄露”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什么是秘密?
3
“秘密”这个词的含义大致有两种:
其一,指出于某种原因而需要有所隐蔽、不宜为外界知晓的事项,跟“机密”一词含义相近;
其二,指由于受到认知能力的局限而尚未被揭示的某种现象或某种事物的本质,跟“奥秘”一词含义相近。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二条规定: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人员知悉的事项。
4
保密法:
1988年9月5日经第七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
次会议审议通过,自1989年5月
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保守国家秘密法》。
1990年4月25日经国务院
批准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
法实施办法》。
2010年4月29日经第十一届全国
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修改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
秘密法》,自10月1日起施行。
5
新《保密法》共六章53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密级,第三章保密制度,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
截止目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颁布的法律中,有150多部法律中涉及保密条款。
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中,也有10多件涉及保密条款。
地方人大、政府和中央国家机关相继制定的保密法规和规章近 200件。
国家保密局制定的保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有120多件。
根据《保密法》的规定,国家保密局会同有关中央、国家机关制定了《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近90个,保密技术标准12个。
6
泄密案例:
2002年06月21日法律服务时报报道了全国第一起以律师泄露国家秘密罪起诉到法院的案件;
2003年8月,四川某县法院对全国首例高考试卷盗窃案主犯杨博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杨博犯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
2007年3月9日杭州日报报道首例电邮泄密侵权案杭州开打;
从国家测绘局公布的数字看,2006年该局执法检查1709次,发现测绘违法案件759件,几乎每两次检查中就有一次发现违法;其中外国组织和个人来华违法测绘的事情一再发生
7
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王华乾因擅自借给被告卷宗材料带回家翻阅、摘抄,被铜陵市铜官山区法院以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
某党委书记涉嫌为境外窃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犯罪由辽宁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
8
2008年 2 月至 9 月,90 个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接受了一轮拉网式排查,重点是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某些要害部门一年内被查了 4 次,至少已有 22 人在这次“保密风暴”中受到处理。
2009年澳大利亚力拓公司驻上海办事处 4 人被上海市国家安全局以涉嫌窃取中国国家秘密拘捕。给国家造成的损失每年可达上百亿美元。
……
9
2010年6月6日中央宣传部、国家保密局、司法部、普法办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保密法学习宣传活动的通知》。
10
内容提纲
充分认识学习宣传保密法的重要意义
掌握保密工作的基本内容
切实做好当前的保密工作
保密法知识培训讲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