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综试题(二) 2009、3、4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2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00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两图为某日同一时刻太阳高度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 )
°、ll0°E °N、ll0°E
°N、70°W °、70°W
、b、c三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c两点都是地方时5:00日出,故b、c处于同一晨昏线上
、c两点经度差为30°
读两区域示意图(图3),回答3—5题。
,其方向是( )
、乙两地附近的气候状况是( )
、山脉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山脉的影响,气候带呈南北狭长分布
,夏季降水丰沛
、山脉的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乙两地沿海海域的洋流流向大致相同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某市城市扩展示意图”,据图及所学知识可见该市
①城市扩展的主要方式有城市郊区化、城市蔓延
②城市扩展的主要方式有卫星城建设、新区建设
③该市许多工业与乡镇企业达到共同繁荣,其主导因素是协作
④该市许多工业与乡镇企业达到共同繁荣,其主导因素是原料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④
“四个地区农业产值结构和商品率示意图”,关于四个农业类型所在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说法,最可能正确的是
,只分布在东亚季风区
,多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地区
、饲养牛羊,机械化水平很低
,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干旱地区
。比较1970年和1990年的人口金字塔图,可以判断,该地区人口
9.《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使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描述了各国列强任意
宰割中国领土的现象。中国最终并没有被列强“吃”
掉,其根本原因是( )
11..对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基本经验的叙述,最准确的一组是
①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③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④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
⑤组成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完
善,这表明罗马统治者
①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②重视维护平民利益
③被迫改善奴隶处境 ④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民主”一词是由表示人民和表示主权的两词组合而成。现代西文中的“民主”一词都出自这个希腊古词。这一语言现象所表明的历史本质是 ( )
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2009届高三文综试题(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