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年鉴(2012年卷)綦江概况重庆市綦江区政府网 . 2013年3月1日10时23分 2011年春节文艺演出晚会 綦江概况基本情况【地理】綦江县位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东南结合部,地处重庆南大门,为“西南出海大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在重庆市1小时经济圈内,是重庆直辖市主城卫星城、区域性中心城市以及渝黔合作战略支点、重庆市食品加工基地、重庆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要承接地、渝南黔北物资节点地区,被誉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中国西部齿轮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重庆市卫生县城”、“重庆市山水园林城市”。县境地跨东经106°23′~106°55′、北纬28°27′~29°11′之间,东西宽48公里,南北长82公里,幅员面积2里。东邻万盛区,南接贵州省习水县、桐梓县,西连江津区,北靠巴南区,东北与南川区接壤。境内溪河纵横,水系发达。綦江河系境内第一大河流,为长江一级支流,全长231.3公里,由南向北贯通全境。境内有大小支流30多条,遍布全县各地,形成树枝状水系,水网分布较均匀。綦江地处四川盆地东南边缘,介于华蓥山帚状山脉向南倾没、大娄山脉向北延伸之间,属喀斯特地貌。地貌特点是:南西高、北东低,边缘高、腹地低,以山地为主,遭河流切割,沟深岩多,地形破碎,多孤立山体,少完整山脉,地势高差大。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6%,丘陵占32.4%。境内最高海波1814米,为南半部石壕镇万隆花坝;最低海拔188米,为北半部永新镇升平木瓜溪口;全县平均海拔920米,县城古南街道海拔25。綦江县铁路、公路、水上运输兼备,交通便捷。川黔铁路、渝黔210国道、渝黔高速公路纵横南北,与三南铁路、渝湘303省道、綦万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全县汽车通车里程361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99公里,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165公里,已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境内铁路总里程135公里,设有16个火车站。水上通航河道214公里,綦江河水上运输直通长江口岸。綦江河开发已列为国家交通部重点开发项目。綦江县是重庆通往贵州、云南、湖南、广东、上海的重要陆上通道,也是渝南及黔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刘恩后)【历史沿革】綦江之名本于古綦市,江以綦名,县以江名。綦江县历史悠久。永城镇发现的石斧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县境内就有人类活动。秦、汉、晋至南北朝为巴郡江州县地。西魏、北周属七门郡江阳县地。隋朝,为渝州(后改巴郡)江津县地。唐武德二年(619年),分江津县地置南州,并置隆阳县,州治、县治均在今古南街道内。唐先天元年(712年),改隆阳县为南川县(今綦江县)。北宋初,南州、溱州皆为羁縻州,南川、三溪两县皆不存在。宋皇佑五年(1053年),废南州为南川县,归渝州管辖。宋熙宁七年(1074年),熊本平木斗之乱,于铜佛坝(今赶水镇对岸)置南平军,南川县划归其管辖。宋熙宁八年(1075年),撤销南川县,并入隆化县(县治在今南川区)。宋元丰元年
綦江年鉴(2012年卷)綦江概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