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95周年征文:党是我力量的源泉_征文演讲建党95周年征文:党是我力量的源泉_征文演讲我出生在沂蒙山区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小时候没钱上学,14岁起就到生产队干活,没白没黑地干了XX年,还是没能解决温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带来了发家致富的好政策。1980年,我承包了村里的代销店,后来买了5辆汽车搞长途贩运,1987年我又办了一个白瓷厂,到1989年底,我已成了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但村里的乡亲们多数还过着穷日子,人均收入不足300元。经过反复考虑,我决定将我个人的厂子献给村集体。对我的做法,一些人不理解。我说:我一不图名,二不图利,图的是让老少爷们都富起来,图的是让群众都说共产党好。1989年底,党组织吸收我为预备党员,1990年我回村当了村委会主任,后来当上支部书记。我从一个个体户变成了党的人,变成了集体的人,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仅3年时间,全村工农业产值就达到1亿多元,人均年收入增加到4500元,70%的农户搬进了楼房,成了沂蒙第一村。1992年7月28日,江总书记到临沂视察工作,亲切接见了沂蒙老区的28位老红军、老党员和劳动模范。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向总书记汇报了三句话:第一,我托党的福,就要报党的恩;第二,我当家就一定要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要让老百姓都说共产党好;第三,一个人活在世上,就要干一番事业。总书记听后非常高兴。这以后,我带领全村老少爷们继续奋斗,先后建起了24家工业企业,还先后在美国、韩国、委内瑞拉等20多个国家设立了办事处和销售公司,并在加蓬、赤道几内亚买下了5万公顷森林的伐木权,年盈利60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8000多元。我没有多少文化,能发展到今天,是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关心培养的结果,是全村人支持帮助的结果。我常想,在我们沂蒙老区,革命战争年代,数不清的先烈牺牲在这里,我为群众致富出点力、流点汗、吃点苦算什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决不能为党旗抹黑,党永远是我力量的源泉。建党97周年“新时代、新征程”演讲比赛稿勇做新时代的铺路石铺路石,顾名思义,就是用于铺筑道路的石子,只要需要,无论人们把它铺在哪里,它就会坚定不移的在它所在的位置发挥自己最大的效能,兢兢业业,直到将自己完全磨耗。 就是这样一群甘作铺路石的人,从事着最基础的公路一线养护工作,他们被唤作:养路工。 要怎么来形容养路工的工作呢?辛苦,艰难身穿着橘红色的标志服,清理水沟里的落石和土块;用簸箕搬运塌方的泥土和石块;抬着铲子铲除路边的落石;站在拖拉机上挥动锄头下砂石料出工一天,全身满是灰尘。站在油罐车上拉动电机,提着油枪喷洒沥青,用簸箕和铲子铺黑料,衣服、鞋子和手套早已因为常年施工作业而沾满沥青。吹灰机一吹,漫天飞舞的灰尘能瞬间把人吞没;在高温天气下作业,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不停地透支着体力;遇到路面铣刨、大中修工程或者水毁抢险,午饭就常在公路边简单应付,稍作休息便要继续开工,常常深夜十分才能收工回到住所。 一次,下着大雨,我问所长,今天是不是可以休息了?所长说道:哪会?越是下雨,更是要到路上去巡查,清除路障,如果有落石影响到行车安全,怎么办,就这样我们穿着雨衣、冒着雨去搬开那些掉落在路面的石块,一边铲着落石,边坡上的石头一边哗哗的往下掉养路工们从事着平凡而辛苦的工作,一干就是10年、20年甚至更多年。 他们憨厚、淳朴、善良,虽然在恶劣的野外工作环境下饱受着重体力的考验,但他们却像呵护着自己的孩子般那样保护着这条公路。一次,我们工作累了在路边休息,马义红师傅一个人跑到公路那边捣鼓了半天,全身都湿透了,他心疼地对我们说道,我去捆一处爆裂的水管,如果任水流这样冲刷我们的公路,那我们的挡墙和路面就毁了。 你也许不知道,我们的养路工在下班开车回家的路上,如果遇到路面有石头,会把车子安全停放在路边,去挪开那些拦路的石头,为的就是让过往车辆能安全行驶。薛文红是一名安技员,今年45岁的他已经在边疆工作了20年,每逢回家他就要开车从红河经过石屏回到建水,在从红河到石屏的70多公里2个多小时的四级路上,他可能要停车数十次捡石头,连他10岁的儿子都会说:我有一个爱捡石头的爸爸。 铺路石就是这样普通,一生低调不擅张扬,总是在默默的奉献,尽管地位不显赫,却从未为辛苦劳作而怨,为作茧自缚而悔。正是这些为公路奉献了一辈子的铺路石们,才有了今天便利的交通和如在画中行的美丽公路。 当我成为一名公路人的时候,我被铺路石们爱岗敬业的精神所撼动;当我看到持续七年炮火的叙利亚废墟残垣,遍地哀鸿的时候,我才懂得只有的生活;当我看到中国桥、中国路、中国天眼那一个个超级工程的时候,我为磅礴的中国力量感到自豪,更被国人披荆斩棘的奋斗深深震撼。只有厉害了,我的国,才会有幸福了,我的家,让我们立足岗位,勇敢的做一个新时代的铺路石吧,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这样才能无愧于党和组织的
建党95周年征文:党是我力量的源泉 征文演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