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设计汤阴县实验中学李先骅教学目标1、掌握基础知识,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和论证方法。2、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3、理解“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观点,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2、理解“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观点,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这两幅图大家应该不陌生(ppt展示岳飞庙的两幅图片),同样为人,为什么有的人受人尊敬,被高高供奉于?为什么有的人卑下龌龊,永远跪在别人面前?作家周对此做出了特有的思考,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哲理性议论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二、出示目标1、掌握基础知识,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和论证方法。2、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3、理解“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观点,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三、掌握基础知识1、注意生字词。缅怀miǎn 揣摩chuǎi 萎缩wěi芦苇lú平庸yōng赫赫hè携带xié 嘈杂cáo2、介绍作者:周,当代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出版各类著作二十多种,其中《人与永恒》《守望的距离》《妞妞——一个父亲的杂记》《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等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四、课文分析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通过复习《纪念白求恩》相关知识,强化对中心论点和论证方法的认识明确:中心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主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2、本文的论据都有哪些?阿基米德——科学家——西方古代第欧根尼——哲学家——西方古代王尔德——文学家——西方现代少女——普通人——中国当代青年画家——普通人——中国当代明确: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选择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的事例。3、小组交流:本文是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行文思路)?明确:首先,提出问题,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然后,分析问题,通过3个方面5个事例进行了全面的论证最后,解决问题,表达期望——祝愿人们保持纯正的追求4、学生思考、展示: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哪里?明确:1、有思想;2、有丰富的精神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