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蜡烛》.docx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蜡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作品中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 教学重点 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方法 1、朗读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2、联想拓展法 3、点拨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强盗肆意践踏人类文明,在纷飞的炮火中,一切有形的东西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毁灭,但不可摧毁的是反法西斯联盟钢铁般的意志。一支蜡烛照亮了战争的一角,它是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一生中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这位母亲把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   瓦砾   地窖     鞠躬                  颤巍巍     舀水    腋窝     :第二次世界大战(多媒体播放第二次世界大战电视片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伤亡共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与进步告终。三、作者及文体简介 1、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基文学院。年加入共产党。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这些作品均获斯大林奖金。1949年10月访问中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9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描写从战争初期苏联红军在西部边境的溃败,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到1944年胜利,具有广阔的历史画面和生动的战时生活的细节描写,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和性格变化比较少。三部曲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 2、通讯的特点:通讯与消息比,不仅需要六个新闻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齐全,还要报道新闻事实的情节、细节。通讯分为事件通讯和人物通讯。通讯的表达方式,不仅用叙述,还要较多地采用描写。议论、抒情等。      3、通讯与消息的异同 同:用事实说话。     异:1)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尽、具体、形象。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 从结构上看,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组成,通讯跟一般记叙文相似,没有固定格式,每一篇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形式。 在表达方面,消息主要用叙述。通讯表达方式丰富多样 在语言上,消息简洁朴素。通讯具体详细。 3)时效上,通讯不如消息迅速及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小组交流,指名回答),复述课文,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

《蜡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