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道之行也》 (2).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道之行也》教学反思:(1)就“读准”和“读懂”这个教学目标来谈,学生的表现令我惊喜,他们能在“预学反馈”的教学环节中明确“矜”、“与”等字的字音、“分”、“恶”等字的字义,还提出“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等停顿,说明学生在课前的预学十分充分,看来学案和小组合作预学的方式,用好了,的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节约相当的时间,提高课堂的效率。(2)就“了解当时社会的背景及儒家抒其志的原因”这个教学教学目标来谈,学生对课外资料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有学生提到“以睦兄弟”这一句,一开始将其理解为是一种美好社会的表现,没有关注到前面的“礼义以为纪”,没读到这是在“强制的约束”下才有的情景。但在适当地引导下,令他关注到了这个“以睦兄弟”的“以”字,“以此达到兄弟和睦的景象”说明这中现象是凭借一种方式达到的,以此联系到了前文。学生存在这样的理解偏差,一可能是因为本段材料出现在学案中的“知识链接”上,他们对这个板块的重视不如字音、字义板块,没有在课前充分地读懂这段文字的。因此,以后的教学上,要对学生强调这一块预习同样重要,要么不放,既然放了就要求学生好好看,老师好好用。另外,这段文字的理解确实有难度,这样的文章,以后设计的时候可以在下面适当添补注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3)就“了解儒家志于实现一个怎样的社会”这个目标来谈,学生基本做到了结合《论语选读》与课文的相关内容,描绘出了儒家心中的那个理想社会,虽然学生对儒家的“仁”、“礼”等思想内涵还没有挖深、挖透,但如果能以这一课,带动学生去关注《论语选读》这一本书,与儒家思想有一个亲密的接触,未尝不是一种收获。(4)就“感受‘志之难行’,体悟‘为何言志’”这个目标来谈,学生能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谈出“唤醒”这一点,在

《大道之行也》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99 KB
  • 时间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