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第期企业经济
总第期
合并会计报表方法的探讨
梁劲,齐炳忠
重庆工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重庆
摘要为满足企业集团化发展的需要和规范上市公司合并会计报表,财政部于年颁布实施了《合
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随着时间的推移,按《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已经
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这对合并会计报表理论及其操作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合并会计报表方法所有者观母公司观主体观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一一
一、合并会计报表几种合并观念及方法表编制实务方面具有更明显的可操作性。
所有者观二、合并报表方法的国际现状和趋势
所有者观亦称业主观,源于业主理论,认为母子公司之间
是拥有与被拥有的关系,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目的,是为了向合并会计报表最早出现于的美国,以后逐渐成为一
母公司股东报告其所拥有的资源。它依据的会计基本恒等式为种模式。但不同国家之间却存在着巨大差异。近年来国际会计
“资产一负债二所有者权益”,体现了确认、计量和报告所有者准则委员会等正在试图缩小这些差异。
权益是财务会计的核心目标。合并会计报表是为了满足母公司绝大部分国家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通常是以某一合
股东的信息需求,而少数股东的信息需求应通过子公司的个别并观念为本,参考其它合并观念来考虑的。美国的合并报表实
报表满足。当母公司合并非全资子公司的会计报表时,应按母务长期以来以母公司观为基础,如第号会计研究公报
公司实际拥有的股权比例,合并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要求,少数股东权益不应当视为股东权益的一部
权益及收人、成本费用和净收益。它主张采用比例合并法。分,而应当单独列示于负债和股东权益之间
主体观。也有部分企业采用的权益集合法是以主体观为基础
主体观源自主体理论,认为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是控制的。英国也是主要依据母公司观来处理合并会计报表,对于部
和被控制的关系,而不是拥有和被拥有的关系。当母公司合并分控股的子公司,则强调母公司或控股公司的股东权益、忽视
非全资子公司的会计报表时,应当将这一子公司的全部资产、少数股东的利益。但亦允许采用延伸的母公司观和主体观。法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予以合并。该方法称为完全合并法。依据国的合并会计实务是同时以母公司观和主体观为基础的。德
“资产二负债十所有者权益”这一恒等式,所有者不再是财务国的合并会计实务与英、美相差甚远,主要是以主体观为基
会计的唯一中心,而与债权人居于同等地位。主体理论十分强础,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企业集团是以法律主体的形式存在
调“资本保全”,不允许所有者在会计主体存续期间抽回资本, 的,他们规定对联营企业采用权益法,允许采用比例合并法,
以免侵害债权人的正当权益。主体理论是现代财务会计中但不要求合资经营采用比例合并。
主体假设的理论基础。主体假设将会计主体与其终极所有者由上可以看出目前大多数国家都是以母公司观为基础来
严格区分,分别对待,会计主体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但在应用中通常也吸收主体观及延伸
人和费用,必须与其终极所有者截然分开,独立核算,否则会的母公司观的一些做法。母公司观之所以被普遍接受,是因为
计主体的法人财产权将难以维护。会计界长期认为,合并财务报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母公
司所有者
合并会计报表方法的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