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南康六中曾庆芳【教材分析】本文所在的单元主题是民间文化,旨在让大家关注民俗,了解各地民风民俗和民间艺人轶事。就本文而言,小小的鸭蛋,让我们感悟到作者家乡特有的风俗,以及作者用平实的笔触记录平实生活的动人底蕴。【学情分析】学生现在处于八年级阶段,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生活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而本文很多内容是从儿童的角度叙述和描写的,因此容易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但是,在生活中,学生往往觉得可说可写的东西较少,容易忽略身边的小事物,而《端午的鸭蛋》则非常典型的体现了汪曾祺“小叙事”的风格,平淡有味而又闲适从容,因而在授课中应启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生活的情趣和诗意。【教学目标】1、理清行文思路,感知课文内容;2、品味本文平淡质朴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3、体会文中作者的故乡情结,激起学生对儿时生活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的感情,以及引导学生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教学重点】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行文思路。【教学难点】品味语言,体会本文平淡质朴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教学方法】点拨引导法、情景设置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思路】说风俗——品鸭蛋——悟乡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请同学看视频。2、我们本地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挂艾草,插菖蒲,吃粽子……)【设计意图】:通过看图片猜节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出端午节和我们本地端午的习俗,为学习新课营造氛围。二、阅读课文,感知文意1、说风俗快速阅读课文,找找文中作者描写了他们家乡哪些端午习俗呢?(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设计意图】:承接激趣环节的说本地端午习俗,自然引出作者家乡的端午习俗,为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奠定基础。2、理层次文章的题目是端午的鸭蛋,可见课文不仅仅写了端午的风俗,请同学们快速的阅读文章,思考还写了什么内容?(1)端午的风俗;(2-3)家乡的鸭蛋;(4-6)端午的鸭蛋【设计意图】:由端午的习俗引出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层次。3、,他为什么偏偏挑选鸭蛋来写呢,那是因为家乡的鸭蛋不一般。资料链接:高邮鸭蛋网:《魅力农产品之江苏篇:高邮鸭蛋》所以自古就有“不识高邮人,先识高邮蛋”的美誉,双黄鸭蛋大如鹅蛋,蛋黄如血,蛋白如雪,双黄鸭蛋蛋壳比鹅蛋质细,有的在蛋的中部还有一道凸起的圆圈,有“蛋中之王”的美称。-3自然段,找找在文中作者写了高邮鸭蛋的哪些特点?并以“这是的鸭蛋,因为(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为句式说一段话。(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点拨),在2-3两段文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呢?(赞美,自豪)【设计意图】:在说鸭蛋的环节中,由资料链接引起学生对小小鸭蛋的兴趣,同时以“这是的鸭蛋,因为”为句式说一段话的形式,不限制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由对话文本,同时通过齐读,个别句子朗读等方式,让学生感悟出作者对家乡鸭蛋的喜爱赞美之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4、,最难忘的要数儿时的记忆了。因而有人说,本文写得最有趣的要数四、五两段了。这两段写什么?你认为最有趣有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点拨)?(对童年生活的怀念。)5、小结全文本文写家乡
端午的鸭蛋 (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