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上册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案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沿海版第十一册75页例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分析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此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解题思路和方法。2、技能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及分析的数学品质。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分析此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解题方法。教学难点:找准单位“1”,理解多(或少)几分之几的量与单位“1”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师:同学们,老师在小的时候很喜欢玩闯关游戏,你们喜欢吗?生:喜欢。师:好,老师今天就和你们一起玩闯关游戏,男同学代表蓝队,女同学代表红队,看看哪队同学闯关闯得最好。现在我们就来闯第一关,考一考大家对前节课的知识掌握得如何?(课件出示)一张捐书的图片,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提数学问题。师:同学们,你们猜猜图片里的同学在做什么?生:在捐书。师:我们学校也进行了捐赠课本的活动。你们能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课件出示)我校有28个班级,已经有的班级捐赠了课本。(选择学生提出的其中的一个问题让学生解答)还有多少个班没捐?师:会列式吗?学生口答:28-28×。师:28×求的是什么?再求什么?根据什么等量关系式来求?引导学生说出:28×求的是已捐的班级数,再求没捐书的班级数,根据全校的班级数减已捐的班级数求出没捐的班级数。师:这位同学回答得真好,还有其他解法吗?生:28×(1-)师: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引导学生说出:先求未捐的班级数的对应分率,再求未捐的班级数,求未捐的班级数就是求28的1-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师:你们组回答得非常棒,其他组还有不同的意见吗?(老师小结第一关的结果)教师小结并引出课题并板示特点、解题关键、解题方法。师:上节课的知识同学们学得真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这种题的特点是:已知单位“1”,求比较量;解题关键是:找准单位“1”;解题方法是:(1)先求(找)出问题的对应分率(2)用单位“1×问题的对应分率=要求的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种类型的应用题。教师板示课题并让学生读课题。运用生活中的信息导出例题。师:同学们都知道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道生活中的应用题,希望大家能帮老师解决这道题。(板书显示)某电脑公司五月份原计划销售电脑360台,实际比计划多销售,五月份销售电脑多少台?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学习例2: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题目。老师今天带来的这道题就是课本的例2,请你们打开课本75页看例2,老师现在让你们闯第二关,让你们试一试会解决新知识吗?闯关之前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1)、回答问题。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例2,画出这题的重点句子,从这句话中你发现了什么?实际比计划多销售是指多哪个数量的?是实际的对应分率吗?引导学生回答:实际比计划多销售是重点句子,从这个条件中我知道计划是单位“1”,求实际的量就是求比较量,实际比计划多销售是指多计划的。不是实际的对应分率,是实际比计划多销售的对应分率。师:说得非常好,表扬这位同学。(2)画线段图与解题。师:根据这位同学的分析,请同学们先用线段图表示出这题的条件和问题,然后再列式解答。先小组讨论,再动笔。哪组的同学画得又快又好与做得又对又快就请哪组的同学到黑板上做。(小组到黑板上画图列式解答并引导学生说出画法与解法):引导学生说出:学生①:因为这题有两个不同的数量进行对比,所以我用两条线段表示,根据实际比计划多销售,我把计划看作单位“1”,把计划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实际比计划多销售就多画了一份。师:这位同学既画得好,也说得好,表扬他。第一种解法:360+360×=360+72=432(台)学生②:根据实际比计划多销售,我把计划看作单位“1”,先求出实际多销售的台数,再用计划的加实际多销售的台数求出实际的台数。师:这位同学说得好,表扬他。第二种解法:360×(1+)=360+72=432(台)学生③:根据实际比计划多销售,我把计划看作单位“1”,实际的对应分率是计划的1+,要求实际的台数就是求360的1+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师:这位同学说得也很好,表扬他。(3)比较:师:哪种解法较简便,为什么课本上只用了第二种解法。引导学生说出:第二种解法较简便。师:课本给我们的启示是解答应用题时要学会用较简便的方法解。(4)改条件。师:我们已经学过把分数化成百分数,等于百分之几呢?请看课本的75页的想一想,如果老师把这题的改为20%,数的表达形式变了,但条件和问题改变了吗?该怎么解答呢?请同学们马上列式解答,哪组的同学完成得最快就请
2019年六年级上册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