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答谢中书书(教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课题答谢中书书课型教读课教学目的朗读好课文,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当堂成诵,并默写出来。疏通全文大意,注意重点词语的解释。把握思想及写法等的特点。教学重点疏通。背诵、默写。教学难点写作技巧的把握,如缜密结构、凝练语言、优美意境。思想情感的体悟理解,如作者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等。教具及实验设计小黑板、录音机,或多媒体投影仪等设备。教法设计以“读”为中心,其他活动穿插其中。点拨、引导、渗透相结合。最后以“默写下来”为目的归宿。教学过程解题,作者简介,反复朗读,把握句读、解释。今天,我们学习第27课《短文两篇》中的第一篇《答谢中书书》。板书: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学生活动】积累:言简意赅—①兼,包括。(例)举此以赅彼。—②完备。(例)言简意赅。赅博-(知识、学问)渊博。(以上内容用投影打出,给学生积累资料以示范:即如何查字、解字和解词等。)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一遍,把不会读的字、词标记出来,待后解决。3、放录音或范读或领读课文一遍。4、如何读的问题。首先,纠正读错的字音。其次,断句方面纠正错误。如:答/谢中书/书四字句的朗读一般是22节奏;其它五、七、八两句、三小句要根据意思去断句。如: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5、解题、作者简介、文体介绍。答谢中书书(山水小品文,给谢徵的一封回信。)陶弘景(452-536,字通明,南朝时丹徒秣陵人(南京)。诸王侍读,人称“山中宰相”。)【学生活动】饬:①整顿,有条理。(例)整饬纪律。②谨慎,守规矩。(例)谨饬。③旧指上级命令下级。(例)饬令。④(古)又同“敕”。⑤(古)又同“饰”。“书”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谢征(徵)zhēng徵zhǐ,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5。(以上内容用投影打出,给学生积累资料以示范,即如何查字、注音、解字和解词等。)6、再听录音一遍。二、边疏通边尝试背诵。7、感慨发端:(板书)2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学生活动】译前读一遍,试背一遍。(点拨疏通)首先,用“师生、生生互动之法”进行整句及重点字、词串译;然后,略加评析启发:山之高,水之净,仰观、俯察两种视角,日云、高山、流水三种风物。(投影打出)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呀!8、秀美山川景色:(板书)10句—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间歇,猿鸟乱鸣。沉麟竞跃,夕日欲颓。【学生活动】译前读一遍,试背一遍。(点拨疏通)首先,用“师生、生生互动之法”进行整句及重点字、词串译;然后,略加评析启发:平远、高远视角,极目远眺。(投影打出)译文: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树林,翠

答谢中书书(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68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19-07-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