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业发展现状及规划
**水族自治县农业发展现状及规划
**水族自治县农业局
第一章
第一节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南部,地处东经107044′47″—108014′10″,北纬25030′55″—26010′50″之间,北接都匀市与丹寨县,东靠雷山县、榕江县,西邻独山县,南连荔波县,
土地总面积2431平方公里。全县辖10个镇11个乡,270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2143个村民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4%,其中:水族人口占65%,占全国水族人口的50%以上。
第二节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一、自然资源
1、地形地貌
**县处于云贵高原的东南面斜坡,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地形复杂多样,峰丛、槽谷、洼地、地下暗河喀斯特岩溶地貌特征明显,属中山、低山地貌类型,平均海拔在500-1000米之间,最高为西部的更顶山,,最低是坝街乡的都柳江出境处,海拔303米,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7%,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2、土地资源
(土地详查数),其中:,%,,%,耕地分布广而散,较为破碎。同时,因干旱、洪涝、瘦瘠、砂漏、,%;
3、气候资源
本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类型,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热同季。由于受地形地势影响,使县境内有显著的山地亚热带气候特点,地域间气候的垂直差异十分明显。日照平均为1100小时,其中4—8月日照时数达600小时,占全年的50%以上。年均温为18℃,℃,℃,平均无霜期328天,≥10℃℃。平均降水量为1300-1400毫米,有明显的旱、雨季之分,5—10月降水量为1000毫米,占全年的70%以上。
4、森林资源
境内生态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资源丰富,盛产杉、松等500余个树种和部分珍稀林木与名贵中草药材,现有林地14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750万m3,年可提供商品材5万m3,森林覆盖率达51%以上,形成了较好的生态系统;
5、水能资源
境内共有都柳江、漳江等大小河流42条,,水能发电理论储量25万千瓦。
6、矿产资源
全县已探明的矿源有18种,其中:金、锑、汞、煤、铅锌、硫铁矿、石灰石等资源储量较多,开采潜力较大;
7、旅游资源
境内有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都柳江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月亮山等生态自然保护区,有古朴迷离的民俗民风和令人神往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别具特色;
8、农特产品资源
由于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境内盛产颇具特色的农副产品,如:九阡酒、麻竹笋、优质香米、皱皮辣椒、九阡李、脐橙等农副产品,品质纯正,享有盛名。
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十五”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和省、州的战略部署及各项政策措施,积极抢抓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阶段扶贫开发机遇,围绕“三个基本”和“五个目标”的要求,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的主要任务,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经济基础不断夯实,经济实力逐步增强。,%,超过“十五”计划预期目标。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十五”;财政收入较快增长,2005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达到3656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639万元,%。
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经济发展支撑条件逐步趋好。以公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一纵二横”主干公路网建成,改扩建了**至丹寨、**至都匀小围寨、**至榕江、**至荔波、水龙至荔波尧棒、大河至独山基长、杨勇关至普安等油路,实现了乡乡通公路和85%的村通简易公路。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建成石龙过江水库,重点治理了比寨、板奇等病险水库,建成了一批蓄水池,,建成县城防洪工程。全面完成农网改造工程和县城主干道、河滨南路、龙嘴角大桥、橡胶坝大桥等工程。
[1] [2]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迈出重要步伐。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60∶11∶∶∶。农业结
县农业发展现状及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